赋虞书歌
唐 · 贾耽
众书之中虞书巧,体法自然归大道。
不同怀素只攻颠,岂类张芝惟创草。
形势素,筋骨老,父子君臣相揖抱。
孤青似竹更飕飔,阔白如波长浩渺。
能方正,不隳倒,功夫未至难寻奥。
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宝。
不同怀素只攻颠,岂类张芝惟创草。
形势素,筋骨老,父子君臣相揖抱。
孤青似竹更飕飔,阔白如波长浩渺。
能方正,不隳倒,功夫未至难寻奥。
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虞书:指虞世南的书法作品。大道:自然法则。
怀素:唐代书法家。
颠:草书中的狂放风格。
张芝:东汉书法家。
草:草书。
形势素:结构朴素。
筋骨老:线条苍劲。
孤青似竹:笔触清冷如竹。
飕飔:寒风。
阔白如波:笔画开阔如波浪。
浩渺:广大无垠。
功夫未至:技艺尚未达到极致。
奥:深奥之处。
孔子庙堂碑:著名的碑刻。
青箱:古代收藏书画的器具。
至宝:珍贵的艺术品。
翻译
在众多书籍中,虞书独具匠心,遵循自然法则回归大道。它不同于怀素专攻草书的狂放,也不像张芝仅限于创立草书风格。
虞书的结构朴素,线条苍劲,如同父子君臣相互致敬的礼仪。
它的笔触犹如孤竹清冷,又如波涛广阔深远。
虞书能保持方正,不易歪斜,但技艺高深之处难以轻易领悟。
要知道,孔子庙堂的碑刻,就是藏在青箱中的无价之宝。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耽的《赋虞书歌》,从内容上看,诗人在赞美一本名为“虞书”的书法作品。开篇“众书之中虞书巧”即表明了这种评价,而后续的“体法自然归大道”则进一步强调这份书法作品遵循天然规律,符合大道至简的美学标准。
诗中的“不同怀素只攻颠,岂类张芝惟创草”是说这本虞书与当时流行的苏东坡(苏轼)的书风以及著名书法家张芝的草书风格都有所区别,它不仅仅局限于模仿前人的风范,而是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
接下来的“形势素,筋骨老”则描绘了这本虞书中的字形既简单又充满力量感,这种笔法如同古树盘根,显露出岁月的沧桑。紧接着,“父子君臣相揖抱”可能是在比喻这种书法作品在传承上代艺术家技艺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孤青似竹更飕飔,阔白如波长浩渺”则描绘出字里行间流动着的笔墨,如同清风中摇曳的竹叶,以及广阔水面上的波浪,给人以无尽的意境和深远的感觉。
“能方正,不隳倒,功夫未至难寻奥”是对这份书法作品在技艺上达到的高度评价,它既能够保持笔画的端正,也不会出现任何颠簸,更重要的是,这种高超的书法造诣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的修炼和积累。
最后,“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宝”则把这本虞书比喻成孔庙中的珍贵碑文,藏于青色装饰的宝箱之中,是极高的赞誉,表明诗人认为这份书法作品不仅是个人收藏的瑰宝,更是可与古圣先贤相提并论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