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答张桐君见题三闾书院之作(其二)赏析

答张桐君见题三闾书院之作(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珠江水似洞庭波,屈氏江边亦有沱。
楚国王孙三户少,骚人弟子二京多。
微词易托惟香草,白首难要是翠蛾。
知命不嫌归汉晚,同君饮酒莫蹉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答张桐君见题三闾书院之作(其二)》。屈大均以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巧妙融合,展现了对屈原的深切缅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联“珠江水似洞庭波,屈氏江边亦有沱”以珠江与洞庭湖的波澜壮阔起兴,暗喻屈原的悲惨命运如同江河之水,波涛汹涌,同时也点出了屈原与屈氏家族的渊源。接着,“楚国王孙三户少,骚人弟子二京多”则通过对比楚国王室的衰落与屈原后裔的繁盛,表达了对屈原及其文学贡献的敬仰之情。

颔联“微词易托惟香草,白首难要是翠蛾”运用了“香草美人”的典故,借以表达对屈原高尚人格和文学创作的赞美。香草象征着纯洁与美德,而“白首”则暗示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但即使如此,他依然坚守着对屈原精神的追求,不愿放弃对美好品质的向往。

尾联“知命不嫌归汉晚,同君饮酒莫蹉跎”则体现了诗人对命运的豁达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面对人生的不如意,诗人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后悔,而是选择与朋友一同举杯畅饮,享受当下,体现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屈原及其文学作品的追忆,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屈大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传递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