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凌郡丞题柴桑雅致图
明 · 王世贞
陶令彭泽归,秋风何快哉。
与世既无营,返服宁不谐。
冁然一杯酒,时送寒山来。
至今柴桑地,远高严陵台。
矫矫凌大夫,清标冠时才。
半刺日翱翔,车马生红埃。
展图三叹息,欲往道疑乖。
应迹若浮云,丘壑在轩阶。
请以无累衷,契彼千载怀。
与世既无营,返服宁不谐。
冁然一杯酒,时送寒山来。
至今柴桑地,远高严陵台。
矫矫凌大夫,清标冠时才。
半刺日翱翔,车马生红埃。
展图三叹息,欲往道疑乖。
应迹若浮云,丘壑在轩阶。
请以无累衷,契彼千载怀。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为凌郡丞题柴桑雅致图》描绘了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凌郡丞高尚品格的赞美。首句“陶令彭泽归”直接引用陶渊明的事迹,表达对隐逸生活的敬仰。接下来,“秋风何快哉”以秋风之爽朗象征归隐的惬意,暗寓对郡丞超脱世俗的赞赏。
“与世既无营”进一步强调凌郡丞的淡泊名利,而“返服宁不谐”则表达了对这种返璞归真生活方式的认同。诗人通过“冁然一杯酒,时送寒山来”描绘出饮酒赏景的闲适画面,将柴桑之地与严陵台相提并论,赞扬其清高的人格。
“矫矫凌大夫”直接称赞凌郡丞的杰出才能,而“半刺日翱翔,车马生红埃”则以对比手法,指出官场的纷扰与郡丞的超脱形成鲜明对照。诗人感叹“展图三叹息”,表达了对无法亲身追随的遗憾,但又理解“应迹若浮云,丘壑在轩阶”,认为郡丞的生活方式如同浮云般自由,高尚品格就在眼前。
最后,诗人以“请以无累衷,契彼千载怀”寄语凌郡丞,希望他能保持内心的纯净,契合千年的高尚情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通过对陶渊明的追慕和对凌郡丞的赞美,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廉人格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