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溪
宋 · 周弼
匆匆宁不恨飘零,转更分岐过别汀。
世事总如迂曲路,年华都付短长亭。
冢桃褪蕊无人色,社栎盘根作鬼形。
心自感伤人岂识,回头犹顾岘山青。
世事总如迂曲路,年华都付短长亭。
冢桃褪蕊无人色,社栎盘根作鬼形。
心自感伤人岂识,回头犹顾岘山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匆匆: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宁不:怎能不。
恨:遗憾。
飘零:比喻人生的无定、漂泊。
转更:夜深时分。
分岐:岔路口。
别汀:分别的水边之地。
世事:世间的事情。
迂曲路:曲折的道路。
短长亭:指人生中的短暂停留。
冢桃:墓地边的桃花。
褪蕊:凋谢。
无人色:无人欣赏的样子。
社栎:社树和橡树,古人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鬼形:形状像鬼魅。
心自感伤:内心感到悲伤。
人岂识:谁能理解。
回头犹顾:回头眺望。
岘山:地名,这里代指远方的故乡或回忆。
青:青翠。
翻译
怎能不遗憾这匆忙的人生,如同飘零的落叶,转眼间已走过许多岔路口。世事就像弯曲的道路,时光匆匆流逝,仿佛都在这些短暂停留的亭子中消磨。
墓地边的桃花已经凋谢,无人欣赏它的颜色,社树的根深深扎入地下,形状似鬼魅。
内心充满悲伤,又有谁能理解?只有回头遥望那青翠的岘山,才略感慰藉。
鉴赏
这首宋诗《黄溪》是周弼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首句“匆匆宁不恨飘零”,以“匆匆”形容人生的短暂和漂泊不定,流露出对命运无常的遗憾。“转更分岐过别汀”描绘了旅途中的离别与歧路,暗示了人生的转折与无奈。
“世事总如迂曲路”,比喻世事艰难,人生道路曲折,充满了变故和挫折。“年华都付短长亭”,将时间比作驿站,感叹岁月匆匆,青春易逝。“冢桃褪蕊无人色,社栎盘根作鬼形”,借景抒情,桃花凋零,橡树盘根,象征着生命的消亡和荒凉,令人感伤。
最后两句“心自感伤人岂识,回头犹顾岘山青”,直抒胸臆,诗人内心充满伤感,却无人理解,只能在回首过往时,仍对故乡的青山抱有一丝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