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张师道广文见过二首(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曩读登科记,高标我已惊。
名如程子字,字是后山名。
可但于诗妙,终当以道鸣。
将无嫌落殖,亦许定交盟。
名如程子字,字是后山名。
可但于诗妙,终当以道鸣。
将无嫌落殖,亦许定交盟。
注释
曩:从前。读:阅读。
登科记:科举登科录。
高标:佼佼者,突出的人才。
我已惊:我感到惊叹。
名:名字。
程子:程颐,北宋理学家。
字:古代人的表字。
后山:曾巩,北宋文学家,别号后山居士。
可但:不仅只是。
于:在。
诗妙:诗歌技艺高超。
终当:最终会。
以道鸣:以道德声名显扬。
嫌:嫌弃。
落殖: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亦许:或许。
定交盟:结下深厚的友谊。
翻译
从前阅读过科举登科录,那些佼佼者让我感到惊叹。他们的名字像程颐的字,字又如同曾巩的名号。
他们不仅在诗歌上技艺超群,最终还会以道德声名显扬。
或许不会嫌弃我出身微贱,也愿意与我结下深厚的友谊。
鉴赏
诗中“曩读登科记,高标我已惊”表达了诗人对张师道广文才华的高度赞赏。"名如程子字,字是后山名"显示出作者对其名字和字的认可,以及对其文学地位的肯定。"可但于诗妙,终当以道鸣"则预示着诗人认为张师道广不仅在诗歌上有所成就,而且将来还会在道德修养上有更高的成就。
整首诗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文学和道德双方面都能得到认可与成就的期望。诗句结构严谨,意境清新,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道学并重视个人修养的文化背景。在最后,“将无嫌落殖,亦许定交盟”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友情的珍惜,以及希望能够长久保持这种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