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适赋雪
宋 · 苏辙
北风吹雨雨不断,遍满虚空作飞霰。
纸窗独卧不成眠,茅屋无声时一泫。
鸟乌错莫寒未起,庭户空明夜惊旦。
重楼复阁烂生光,绝涧连山漫不见。
夹砌双杉洗更碧,满田碧草埋应烂。
城中闭户无履迹,市上孤烟数晨爨。
细排玉箸短垂檐,暗结轻冰时入研。
拨灰有客顾尊俎,迹兔何人试鹰犬。
未容行役扫车毂,应有老农歌麦饭。
一来江城若俄顷,四见白花飞面旋。
坐看酒瓮谁敢尝,归踏冰泥屡成溅。
年来桥板断不属,莫出肩舆足忧患。
到家昏黑空自笑,诉妇勤劳每长叹。
床头有酒未用沽,囊里无钱不劳算。
更令雪片大如手,终胜溪瘴长熏眼。
谒告犹能不出门,典衣共子成高宴。
纸窗独卧不成眠,茅屋无声时一泫。
鸟乌错莫寒未起,庭户空明夜惊旦。
重楼复阁烂生光,绝涧连山漫不见。
夹砌双杉洗更碧,满田碧草埋应烂。
城中闭户无履迹,市上孤烟数晨爨。
细排玉箸短垂檐,暗结轻冰时入研。
拨灰有客顾尊俎,迹兔何人试鹰犬。
未容行役扫车毂,应有老农歌麦饭。
一来江城若俄顷,四见白花飞面旋。
坐看酒瓮谁敢尝,归踏冰泥屡成溅。
年来桥板断不属,莫出肩舆足忧患。
到家昏黑空自笑,诉妇勤劳每长叹。
床头有酒未用沽,囊里无钱不劳算。
更令雪片大如手,终胜溪瘴长熏眼。
谒告犹能不出门,典衣共子成高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北风:寒冷的风。雨:雨。
飞霰:飞舞的雪粒。
纸窗:纸质窗户。
不成眠:无法入睡。
茅屋:简陋的房屋。
庭户:庭院。
空明:明亮。
夜惊旦:黎明前的惊醒。
重楼:高楼。
复阁:叠加的楼阁。
漫不见:看不清楚。
夹砌:两旁。
洗更碧:冲洗得更绿。
埋应烂:被淹没。
履迹:足迹。
孤烟:孤独的炊烟。
晨爨:早晨的炊烟。
玉箸:冰凌。
轻冰:薄冰。
入研:研磨。
顾尊俎:举杯对酌。
试鹰犬:试动物的敏捷。
行役:旅途。
车毂:车轮。
麦饭:麦子做的饭。
白花:雪花。
飞面旋:旋转飞舞。
冰泥:冰雪覆盖的泥地。
溅:溅湿。
桥板断:桥梁损坏。
肩舆:轿子。
忧患:忧虑。
昏黑:天黑。
勤劳:辛勤劳动。
长叹:深深叹息。
沽:购买。
算:计算。
雪片大如手:大雪纷飞。
溪瘴:溪边的瘴气。
熏眼:熏眼睛。
典衣:典当衣物。
高宴:盛大的宴会。
翻译
北风吹着雨,雨下个不停,洒满天空像飞舞的雪粒。独自躺在纸窗下的床上无法入睡,茅屋在寂静中偶尔传来一滴泪声。
鸟儿还在沉睡,寒冷还未驱散,庭院在黎明前显得明亮。
高楼叠阁闪烁着光芒,深谷与山峦相连,却看不清远方。
两旁的杉树经过雨水冲洗更加翠绿,田野中的青草被淹没。
城中门户紧闭,无人走过,市场上的炊烟稀疏,只闻早炊声。
檐头挂着晶莹的冰凌,轻轻敲击着,像是在研磨什么。
有人拨开炉灰,举杯对酌,不知是谁在试鹰犬的敏捷。
旅途疲惫,还未清扫车轮上的积雪,似乎老农已在歌唱丰收的麦饭。
来到江城仿佛转瞬即逝,四面八方飘落的雪花旋转飞舞。
看着酒瓮,无人敢尝试,回家路上,冰泥溅湿鞋袜。
桥梁年久失修,行走不便,出门需谨慎,免得添麻烦。
到家天色已黑,独自苦笑,感叹妻子的辛劳。
床头有酒无需外购,囊中羞涩无需计算。
即使大雪纷飞如手,也比溪边瘴气熏眼好。
即便告假,仍不愿出门,典当衣物与孩子共享盛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同王适赋雪》,描绘了冬日北风裹挟着飞雪纷飞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雪落在纸窗、茅屋、庭院、高楼、田野、街道和桥梁上的景象,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他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雪后城市的寂静、清冷,以及农人的辛劳和家庭生活的简朴。诗人感叹雪虽大,却比不上家乡溪水的瘴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在这样的雪景中,诗人与友人王适共饮,虽然生活清贫,但心情愉悦,体现了他们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