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诚斋新酒歌仍效其体
酒徒若欲举吾杯,先挽天河濯渠手。
谁知先生诗更奇,刊落陈言付刍狗。
俗人欲诵先生诗,先吸天浆漱渠口。
古来作酒称杜康,作诗只说杜草堂。
举世无人传得方,奄有二杜惟一杨。
先生此味谁能尝,却曾见此糟蟹黄。
一片入口风韵长,馀子祇慕大官羊。
天公生我太迟后,不作先生牛马走。
低头乞取酒百壶,咽下先生诗万首。
先生骑鲸上天游,问著许侬知味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新酒:创新酿制的美酒。寿:长寿。
挽:拉,清洗。
陈言:过时或陈旧的言论。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比喻被废弃的事物。
天浆:天上的甘露,比喻美酒。
杜康:古代传说中的酿酒之神。
杜草堂:杜甫的别号,代指杜甫的诗。
奄有:独占。
糟蟹黄:比喻诗中的精华。
大官羊:指羊肉,常用于赞美诗人的诗才。
牛马走:仆从,谦辞,表示自己无法追随先生。
乞取:请求得到。
许侬:你,这里是对读者的称呼。
翻译
先生创新酿美酒,自唱自饮祝长寿。若想共饮我杯中,先须洗净双手在天河。
诗篇更奇特无比,摒弃陈词如弃草狗。
凡夫俗子欲读诗,先需漱口以天浆。
古时酿酒称杜康,作诗则提杜甫草堂。
世间无人能仿效,唯有杨姓才独享。
这等风味谁品尝,糟蟹黄中藏秘香。
一口入喉韵味长,他人只识羊羔香。
生我太晚无机缘,不能追随先生左右。
低头求得酒满壶,吞下先生千万诗。
先生乘鲸游九天,问我能否品此味。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王迈的作品,名为《读诚斋新酒歌仍效其体》。诗中充满了对友人诚斋(即苏轼,也被称为苏东坡)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其诗酒的欣赏。
首句“先生出奇作新酒”表明诚斋创新制酒,既有独特的手法又自编歌曲庆祝个人的长寿。紧接着,“自作自歌自为寿”则强调了苏轼不仅制作美酒,还自己谱写歌曲以庆祝自己的长寿。
“酒徒若欲举吾杯”开始,诗人提出了一个条件,即如果有人想要品尝诚斋的佳酿,必须先有能力“挽天河濯渠手”,这是对苏轼才华和作品难以企及的一种夸张表达。
接下来的几句,“谁知先生诗更奇,刊落陈言付刍狗。俗人欲诵先生诗,先吸天浆漱渠口。”则进一步强调了诚斋的诗歌之美妙非凡,不仅其酒难以企及,连诗歌也让人们难以望其项背。
“古来作酒称杜康,作诗只说杜草堂。举世无人传得方,奄有二杜惟一杨。”这里诗人提到历史上著名的酿酒家杜康和诗人杜甫,以及南唐时期的诗人杨万里,这些都是各自领域的代表人物,但即便如此,他们的成就也难以与诚斋相比。
“先生此味谁能尝,卻曾见此糟蟹黄。”则是在赞美苏轼的酒和诗歌,同时表达了自己对这些艺术成果的向往之情。
“一片入口风韵长”描绘了品尝诚斋佳酿时的美妙感觉,而“馀子祇慕大官羊”则是将这种高雅的情感比喻为追求高位显贵的愿望,反映出诗人对苏轼才华的敬仰。
最后,“天公生我太迟后,不作先生牛马走。低头乞取酒百壶,咽下先生诗万首。”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之意,同时也是对诚斋不仅在酿酒、写诗上有成就,还可能在其他领域都有卓越才能的推崇。
“先生骑鲸上天游,问著许侬知味否。”则是在以神话中的仙人比喻苏轼的超凡脱俗,同时也询问那些得道高僧是否能领略诚斋诗酒之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