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烈女庙
鱼龙水落萑蒲外,鸡犬村成檿柘边。
不待清名垂女史,尚存贞魄降神弦。
君王社稷今焉在,伏腊粢盛自俨然。
帷箔夜凉临月榻,佩环晨响起云軿。
湘灵鼓瑟虞风盛,蔡琰闻笳汉鼎迁。
嗟彼生还羞故国,何如死节报皇天。
明妆靓服黄尘里,重为伤时涕泗涟。
鉴赏
这首诗《题烈女庙》由元末明初诗人王逢所作,通过对庙宇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烈女的崇敬与怀念之情。诗中以“遗庙湖阴四百年”开篇,点出庙宇历史悠久,历经四百年的岁月洗礼,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烈女精神的永恒。
“斑斑江竹映婵娟”一句,通过江边竹林的斑驳光影,映衬出庙宇的庄严与美丽,暗示烈女形象如同竹子一般坚韧不屈。接下来,“鱼龙水落萑蒲外,鸡犬村成檿柘边”,描绘了庙宇周围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与庙宇的庄严肃穆形成对比,强调了烈女精神对于社会的深远影响。
“不待清名垂女史,尚存贞魄降神弦”两句,赞美烈女虽未留下清名于史册,但其坚贞的灵魂却能感动天地,如同神弦般悠扬。这种对个人品质的颂扬,超越了历史的局限,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推崇。
“君王社稷今焉在,伏腊粢盛自俨然”则将视角转向国家与社会,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与对当前现状的感慨。尽管政权更迭,但烈女的精神依然在民间流传,成为社会道德的标杆。
后半部分“帷箔夜凉临月榻,佩环晨响起云軿”描绘了庙宇内夜晚的静谧与清晨的生机,通过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强化了对烈女精神的崇敬。
“湘灵鼓瑟虞风盛,蔡琰闻笳汉鼎迁”引用了湘夫人鼓瑟和蔡文姬闻笳的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传统的追思。
最后,“嗟彼生还羞故国,何如死节报皇天”抒发了对生还者未能坚守故国的遗憾,以及对烈女选择牺牲以报效国家的崇高精神的赞美。这不仅是对烈女的哀悼,也是对所有为国捐躯者的致敬。
“明妆靓服黄尘里,重为伤时涕泗涟”结尾处,诗人将烈女的形象置于黄尘之中,与前文的华丽装扮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烈女精神永存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烈女庙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对古代女性英雄的崇敬,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社会道德、文化传承等多重主题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词语解释
百年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斑斑的意思:[释义](形)形容斑点很多。 [构成]叠音式 [例句]泪迹斑斑。(作谓语)斑斑的血迹。(作定语)...
不待的意思:[释义](动)用不着(说)。 [构成]偏正式:不〔待 [例句]你的事自不待言。(作谓语)...
婵娟的意思:[释义](1) (形)(姿态)美好。 (2) (名)美女。(名)指月亮。联绵式。...
伏腊的意思:亦作“ 伏臈 ”。1.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史记·留侯世家》:“ 留侯 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 黄石 。”《后汉书·孝明帝纪》:“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於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 明 唐顺之 《皇陵行》:“伏臈烝尝时不后,清明寒食更浇酒。”(2).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周书·晋荡公护传》:“每四时伏腊, 高祖 率诸亲戚,行家人之礼,称觴上...
伏腊的意思:亦作“ 伏臈 ”。1.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史记·留侯世家》:“ 留侯 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 黄石 。”《后汉书·孝明帝纪》:“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於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 明 唐顺之 《皇陵行》:“伏臈烝尝时不后,清明寒食更浇酒。”(2).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周书·晋荡公护传》:“每四时伏腊, 高祖 率诸亲戚,行家人之礼,称觴上...
鼓瑟的意思:(1).弹瑟。《诗·小雅·鼓锺》:“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楚辞·远游》:“使 湘灵 鼓瑟兮,令 海若 舞 冯夷 。”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三幕:“自来弹琴鼓瑟的人都是瞎子,他不应该多了一双眼睛。”(2). 汉 杨恽 与其妻感情甚笃,于《报孙会宗书》中曰:“家本 秦 也,能为 秦 声。妇, 赵 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后以“鼓瑟”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明 归有光 《归氏二孝子传》:“ 华伯 夫妇如鼓瑟, 汝威 卒变顽嚚,考其终皆有以自达。”...
故国的意思:◎ 故国 gùguó(1)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2) [motherland]∶祖国,本国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3) [native countryside]∶故乡,家乡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4) [old capital]∶旧都。南宋时指汴京(5) [ol...
汉鼎的意思:汉 代的鼎。为国之重器。亦用以指 汉 代社稷。 唐 司空图 《杂题》诗之一:“若使只凭三杰力,犹应 汉 鼎一毫轻。” 清 沉曰霖 《晋人麈·诗话·关侯祠联》:“独乩笔一联云:风裊餘烟悲 汉 鼎,花开三月忆桃园。”...
何如的意思:[释义](1) (代)怎么样。你先试验一下;何如?(作谓语) (2) (代)怎样的。我还不清楚他是何如人。(作定语) (3) (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与其靠外地供应;何如就地取材;自己制造。(作状语) [构成]偏正式:何〔如...
湖阴的意思:湖的南边。《宋史·苏过传》:“﹝ 过 ﹞遂家 潁昌 ,营湖阴水竹数亩,名曰 小斜川 ,自号 斜川居士 。” 元 王逢 《题烈女庙》诗:“遗庙湖阴四百年,斑斑江竹映嬋娟。”...
黄尘的意思:(1).黄色的尘土。《后汉书·马融传》:“风行云转,匈礚隐訇,黄尘勃滃,闇若雾昏。”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少顷,看见大路上黄尘滚滚,一辆摩托车驰过。”(2).比喻俗世;尘世。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岂知黄尘内,迥有白云踪。” 明 高启 《江上晚眺图》诗:“观图忽起沧洲想,身堕黄尘又几年。” 清 周亮工 《有感寄舍弟靖公暨唐肯堂》诗:“看尽黄尘迷不得,相期破衲老江滨。”(3).犹黄泉。 清 蒋士铨 《空谷香·怀香》:...
皇天的意思:对天及天神的尊称。《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楚辞·离骚》:“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汉 许慎 《五经异义·天号》引《古尚书说》:“天有五号,各用所宜称之:尊而君之,则曰皇天。” 唐 白居易 《哭微之》诗之一:“妻孥朋友来相弔,唯道皇天无所知。” 郭沫若 《女神·湘累》:“皇天在上,后土在下,这样的冤狱,要你们才知道呀!”...
降神的意思:(1).谓神灵降临;使神灵降临。《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 甫 及 申 。”《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峩峩崇岳,吐符降神。” 李周翰 注:“言立五岳之精,吐其符应,降其神灵。” 宋 梅尧臣 《登长芦江口》诗:“野祝击鼓降神语,老鸦衔肉上树飞。” 郑振铎 《论武侠小说》:“黠者们便利用了这一股愤气与希望,造作了‘降神’‘授术’‘祖师神祐’‘枪炮不入’等等的邪说以引诱着他们。”(2).迎神。《汉书·礼乐志》:“ 高祖 时, 叔孙通 因 秦 乐人制宗庙乐。大祝迎神于庙门,奏《...
君王的意思:◎ 君王 jūnwáng[monarch; emperor] 古称天子或诸侯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君王与沛公饭。...
靓服的意思:华丽的服饰;盛装。 宋 文天祥 《六歌》之五:“晨粧靚服临 西湖 ,英英雁落飘璚琚。”...
临月的意思:◎ 临月,临月儿 línyuè,línyuèr[month when child birth is due] 妇女怀孕到了产期的月份...
灵鼓的意思:六面鼓。《周礼·地官·鼓人》:“以灵鼓鼓社祭。” 郑玄 注:“灵鼓,六面鼓也。” 汉 张衡 《东都赋》:“撞洪鐘,伐灵鼓,旁震八鄙,軯礚隐訇。” 隋 卢思道 《驾出圜丘》诗:“黄麾引朱节,灵鼓应华钟。” 宋 苏轼 《渚宫》诗:“ 楚王 猎罢击灵鼓,猛士操舟张水嬉。”...
明妆的意思:亦作“明粧”。明丽的妆饰。 南朝 宋 鲍照 《代堂上歌行》:“虽谢侍君閒,明妆带綺罗。”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二:“静濯明糚有所奉,顾我未肯置齿牙。”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词:“ 越 纱裙染鬱金黄,薄罗依约见明妆。”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鳖精》:“ 吴县 孙香泉 女适同县某生。女偶食鱉,得怪疾。喜则明妆艷服,笑舞百出;怒则抛盆掷碗,詬詈不情。”...
女史的意思:(1).古代女官名。以知书妇女充任。掌管有关王后礼仪等事。或为世妇下属,掌管书写文件等事。《周礼·天官·女史》:“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掌内治之贰,以詔后治内政。”《汉书·外戚传下·班倢伃》:“陈女图以镜监兮,顾女史而问《诗》。”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 隋 世 王劭 上疏,请依古法,復置女史之班,具録内仪,付於外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宫闱·女秀才》:“凡诸宫女曾受内臣教习,读书通文理者,先为女秀才。递陞女史,陞宫官,以至六局掌印。”(2).对知识妇女的美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
佩环的意思:◎ 佩环 pèihuán[ringlike jade worn as a pendant at the waist] 玉制的环形佩饰物如鸣佩环。——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尚存的意思:◎ 尚存 shàngcún[remain] 现在还存在办事处的遗迹尚存...
伤时的意思:因时世不如所愿而哀伤。 汉 王逸 有《九思·伤时》篇。 唐 杜甫 《通泉驿》诗:“伤时愧 孔父 ,去国同 王粲 。” 前蜀 韦庄 《中渡晚眺》诗:“ 魏王堤 畔草如烟,有客伤时独扣舷。”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章五:“有的看见禾黍,发出国破的悲吟,有的生逢乱世,发出伤时的哀感。”...
社稷的意思:[释义](名)“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构成]并列式:社+稷 [同音]设计...
神弦的意思:犹心弦。指精神。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夫如是,故凡一字一辞无不即其人呼吸精神之形现,中于人心,神弦立应,其力之曼衍于 欧 土,例不能别求之 英 诗人中。”...
生还的意思:[释义](动)脱离危险,活着回来。 [构成]偏正式:生(还 [例句]他在这次交通事故中得以生还是件幸事。(作谓语)...
水落的意思:(1).水位下降。《尔雅·释诂下》“汱、浑、陨,坠也” 晋 郭璞 注:“汱、浑,皆水落貌。” 唐 刘长卿 《浮石濑》诗:“石横晚瀨急,水落寒沙广。” 宋 苏轼 《题南溪竹上》诗之一:“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沉从文 《新景与旧谊·新湘行记》:“正当深冬水落时,边沿许多部分都露出一堆堆石头。”(2).方言。檐沟。 茅盾 《三人行》一:“从早上起,又是濛濛的细雨。檐前洋铁水落琮琮地响,调子很柔软。”...
死节的意思:...
涕泗的意思:(1).眼泪和鼻涕。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二:“ 齐景 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南史·萧钧传》:“﹝ 萧钧 ﹞年七岁,出继 衡阳元王 ,见 高帝 ,未拜,便涕泗横流。” 明 孙梅锡 《琴心记·赍金买赋》:“徘徊倚袖,涕泗沾衣,梦到君傍,可怪鸡鸣惊唤予。” 清 罗有高 《邓先生墓表》:“﹝先生﹞年十七,得 宋 五子书读之,涕泗被面下曰:‘嗟夫!吾乃今日知为人之道也。’”参见“ 涕泗滂沱 ”。(2).涕泪俱下,哭泣。 汉 扬雄 《元后诔》:“ 新室文母太后 崩,天下哀痛,号哭涕泗。” 宋 ...
王社的意思:天子祀土神谷神之所。《礼记·祭法》:“王为羣姓立社曰大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 孔颖达 疏:“王社所在《书》《传》无文,或云与大社同处,王社在大社之西。 崔氏 并云:‘王社在藉田。’” 汉 蔡邕 《独断》:“天子之社曰王社,一曰帝社。古者有命将行师,必于此社授以政。”...
帷箔的意思:(1).帷幕和帘子。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诗:“河伯轩窗通贝闕,水宫帷箔卷冰綃。”《旧五代史·周书·宣懿符皇后传》:“ 崇训 自刃其弟妹,次将及后,后时匿於屏处,以帷箔自蔽。”(2).借指内室,隐私。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二:“专视宰相风旨,以快私意,至无瑕可求,则以帷箔不根之事眩惑众听,殊非厚风俗之道也。”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不言帷箔》:“ 傅献简公 言,以帷箔之罪加于人,最为暗昧。”...
湘灵的意思:古代传说中的 湘水 之神。《楚辞·远游》:“使 湘灵 鼓瑟兮,令 海若 舞 冯夷 。” 洪兴祖 补注:“此 湘灵 乃 湘水 之神,非 湘夫人 也。”一说,为 舜 妃,即 湘夫人 。《后汉书·马融传》:“ 湘灵 下, 汉女 游。” 李贤 注:“ 湘灵 , 舜 妃,溺於 湘水 ,为 湘夫人 。” 鲁迅 《湘灵歌》:“ 湘灵 妆成照 湘水 ,皎如皓月窥彤云。”...
俨然的意思:◎ 俨然 yǎnrán(1) [neatly arranged]∶形容整齐阵容俨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2) [just like]∶形容特别像蹲石鳞鳞,俨然类画。——《聊斋志异·促织》(3) [majestic;solemn]∶形容庄重严肃闻之俨然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鲁迅《祝福》...
鱼龙的意思:(1).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周礼·地官·大司徒》“鳞物” 汉 郑玄 注:“鱼龙之属。”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草木之遇阳春,鱼龙之逢风雨。”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贽 《环阳楼晚眺得碁字》诗:“水底鱼龙醒,花间鸟鹊飢。” 清 吴伟业 《黄河》诗:“白浪日崔嵬,鱼龙亦壮哉。”(2).指古代百戏杂耍中能变化为鱼和龙的猞猁模型。亦为该项百戏杂耍名。《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
云軿的意思:神仙所乘之车。以云为之,故云。 南朝 梁 沉约 《赤松涧》诗:“神丹在兹化,云軿於此陟。” 唐 顾况 《梁广画花歌》:“ 王母 欲过 刘彻 家, 飞琼 夜入云軿车。” 宋 梅尧臣 《题刘道士奉真亭》诗:“芝盖云軿杳无至,不知谁更似 杨权 。” 清 龚自珍 《忆瑶姬》词:“玉京宫殿杳,九霄仙佩,不下云軿。” 周斌 《上巳后楚伧招饮出示<分湖吊梦图>》诗之二:“惆悵云軿去不还,墓门瞻拜竟缘慳。”...
贞魄的意思:犹忠魂。 宋 徐铉 《祭刘司空文》:“仰惟贞魄,俯鉴丹诚。” 宋 王禹偁 《谢御制重午诗表》:“仰窥首句,如当 帝舜 之薰风;载味卒章,仍念 屈原 之贞魄。” 元 姚燧 《鼐呼封营国显公制》:“加有褒章,以慰贞魄。”...
萑蒲的意思:(1).两种芦类植物。《左传·昭公二十年》:“泽之萑蒲,舟鮫守之。” 杨伯峻 注:“萑蒲即芦苇之类。” 明 朱朝瑛 《感怀》诗:“小鸟巢萑蒲,依然得其所。” 刘师培 《论中国古代财政国有之弊》:“而 春秋 之时 齐 以衡麓守山林之木,即萑蒲、薪蒸,盐蜃亦守以舟鮫、虞候、祈望之官。”(2).因盗贼常聚集于萑蒲所生之地,故亦用以指盗贼出没之处。《陈书·留异传》:“萑蒲小盗,共肆贪残。”《旧唐书·高骈传》:“况自萑蒲盗起,朝廷徵用至多,上至帅臣,下及裨将,以臣所料,悉可坐擒,用此为谋,安能办事?” 明 吕坤...
粢盛的意思: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公羊传·桓公十四年》:“御廩者何?粢盛委之所藏也。” 何休 注:“黍稷曰粢,在器曰盛。”《汉书·文帝纪》:“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明堂差五使执事官》:“而其总务官,职任甚繁……如擦祭器,涤濯无垢,以奉粢盛。” 明 徐霖 《绣襦记·谋脱金蝉》:“神仙斋供,间腥荤粢盛洁丰。”...
湘灵鼓瑟的意思:谓 湘水 女神弹奏古瑟。《楚辞·远游》:“使 湘灵 鼓瑟兮,令 海若 舞 冯夷 。” 明 张景 《飞丸记·芸窗望遇》:“我也曾见 湘灵 鼓瑟曲里称神。”亦作“ 湘妃鼓瑟 ”。 唐 杜甫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不见 湘妃 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