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秘校惠诗二首(其二)
宋 · 王洋
短檠灯火几经秋,古远人疏道不侔。
可惜诗书架三万,不如奴婢橘千头。
颜回赋禄唯箪食,林类当春亦破裘。
见说老人怀旧事,梦中吹笛更能不。
可惜诗书架三万,不如奴婢橘千头。
颜回赋禄唯箪食,林类当春亦破裘。
见说老人怀旧事,梦中吹笛更能不。
注释
短檠:简陋的灯。灯火:灯火。
几经秋:度过多个秋天。
古远:古老。
人疏:人情疏远。
道不侔:风俗不同。
诗书架:堆积如山的书籍。
三万:极言数量多。
不如:比不上。
奴婢橘千头:成千上万的橘子。
颜回:孔子弟子,以贫而乐著称。
赋禄:俸禄。
唯箪食:仅够粗茶淡饭。
林类:古代隐士。
破裘:破旧的皮衣。
老人:老者。
怀旧事:怀念过去的事情。
梦中:在梦中。
吹笛:吹笛声。
能不:还能否。
翻译
简陋的灯下度过了多少个秋天,古老的风俗人情已不同往昔。虽然有堆积如山的书籍,却比不上拥有成千上万的橘子实用。
颜回的俸禄仅够粗茶淡饭,林类在春天也穿着破旧的皮衣。
听说老人们怀念过去的事情,梦中吹笛的声音是否还能响起。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怀旧情怀的五言绝句,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贫富差距和个人境遇的反思,抒写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念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短檠灯火几经秋”,以季节更迭引出时间流逝,暗示岁月匆匆。
“古远人疏道不侔”,表达了时光荏苒,往昔繁华已成过眼云烟,现实中的冷清与孤寂。
“可惜诗书架三万,不如奴婢橘千头”,则是对物质富裕与精神贫瘠的强烈反差感受。即便拥有大量的藏书,也不及一位侍女手中所持的几株橘树来得自然和真实。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度追求物质而忽略内心修养的批评。
“颜回赋禄唯箪食”,引用孔子的高徒颜回生活简朴,仅以一箪之食为满足,表现了对古代贤者简约自守的赞美。
“林类当春亦破裘”,则是说即便是在春天温暖的季节,林下仍有破旧的衣衫,这两句传达出诗人对于清贫生活的接受与尊重。
最后,“见说老人怀旧事,梦中吹笛更能不”,通过老人的怀旧和梦中的笛声,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这里的“更能不”蕴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以及个人境遇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怀旧情怀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