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秉衡道长出按陜西分韵得独字
明 · 李学曾
有客秣骢马,豸冠被朱服。
驾言将何之,先声动华麓。
曾飞玉堂翰,更累青琐牍。
历亲郡县政,民瘼尽耳目。
所遭异坦阻,平生耿介独。
行行届高秋,风霜共洁肃。
狐狸安足问,豺狼敢当陆。
按辔渭水滨,雨馀桑麻绿。
我为西人喜,重受清平福。
驾言将何之,先声动华麓。
曾飞玉堂翰,更累青琐牍。
历亲郡县政,民瘼尽耳目。
所遭异坦阻,平生耿介独。
行行届高秋,风霜共洁肃。
狐狸安足问,豺狼敢当陆。
按辔渭水滨,雨馀桑麻绿。
我为西人喜,重受清平福。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王秉衡即将前往陕西巡视的情景。首句“有客秣骢马,豸冠被朱服”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王秉衡的仪态威严,他骑着马,头戴獬豸冠,身穿红色官服,显示出其身份的尊贵与权威。
接着,“驾言将何之,先声动华麓”两句,描述了王秉衡出发前的声势,他的到来使得华麓之地为之震动,预示着他将带来积极的变化和影响。
“曾飞玉堂翰,更累青琐牍”则赞美了王秉衡曾经在朝廷担任要职,文采飞扬,政务处理得当,深受朝廷信任。
“历亲郡县政,民瘼尽耳目”表明王秉衡对地方治理有着深入的了解和关注,他亲自到各个郡县考察,关心民众疾苦,体现了他勤政爱民的品质。
“所遭异坦阻,平生耿介独”赞扬了王秉衡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始终保持正直和独立的人格。
“行行届高秋,风霜共洁肃”描绘了王秉衡巡视途中,正值秋季,天气转凉,他与自然界的风霜一同经历,象征着他的巡视之旅将带来清新的变革。
“狐狸安足问,豺狼敢当陆”表达了对王秉衡巡视目的的肯定,认为他有能力解决地方上的问题,无论是狡猾的狐狸还是凶猛的豺狼,都无法阻挡他的前进。
“按辔渭水滨,雨馀桑麻绿”描绘了王秉衡巡视时的场景,他在渭水边缓缓前行,雨后初晴,田野中的桑麻一片翠绿,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我为西人喜,重受清平福”表达了诗人对王秉衡巡视带来的正面影响的期待,相信他能为西部地区带来安宁和福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高度的赞誉,展现了王秉衡作为一位官员的高尚品德、卓越才能以及对地方治理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巡视行动的期待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