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官京朝者皆居宣武门外屋宇湫隘依然寒士家风所谓南城士大夫也国变后王侯第宅皆易新主速化者率居东西内城然盛衰不常倏焉灭迹予因病请急来京僦居景山下盖有不胜今昔之感者爰成长句一首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宣南士夫迹已扫,内城暴贵多朱门。
苓通更帝局翻覆,朝来夕窜今几存。
飘摇风雨野鸟入,啄食遗子声暗吞。
我去旧京三十载,江海回首愁高阍。
晚落穷边齧冰雪,养疴移地蒙天恩。
今来僦居到城北,街市冷落如荒村。
宫墙临道耿疏木,萧萧脱叶相追奔。
景山崇隆俨华盖,五亭耸出高棱尊。
光景苍凉暮气合,颓阳挂树凄心魂。
龙霄金丽忽我隔,天留此地销黄昏。
沉沉一抹影倦目,春明旧梦难重温。
繁冤苦恨不可诉,付与万古残鸦痕。
苓通更帝局翻覆,朝来夕窜今几存。
飘摇风雨野鸟入,啄食遗子声暗吞。
我去旧京三十载,江海回首愁高阍。
晚落穷边齧冰雪,养疴移地蒙天恩。
今来僦居到城北,街市冷落如荒村。
宫墙临道耿疏木,萧萧脱叶相追奔。
景山崇隆俨华盖,五亭耸出高棱尊。
光景苍凉暮气合,颓阳挂树凄心魂。
龙霄金丽忽我隔,天留此地销黄昏。
沉沉一抹影倦目,春明旧梦难重温。
繁冤苦恨不可诉,付与万古残鸦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京城的沧桑变迁,以及作者对过往繁华与现今落寞的感慨。开篇即以“宣南士夫迹已扫,内城暴贵多朱门”点出京城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衰败景象。接着,“苓通更帝局翻覆,朝来夕窜今几存”两句,通过描述帝都政局的动荡,暗示了社会的巨变。
“飘摇风雨野鸟入,啄食遗子声暗吞”形象地描绘了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野鸟觅食的情景,隐喻着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接下来,“我去旧京三十载,江海回首愁高阍”表达了作者离开京城三十年后的感慨,面对高墙深院,心中充满了忧愁与怀念。
“晚落穷边齧冰雪,养疴移地蒙天恩”描述了作者晚年流落边疆,饱受严寒之苦,但得到了朝廷的照顾,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叙述,也是对时代变迁的一种反映。
“今来僦居到城北,街市冷落如荒村”写出了作者再次来到京城时,发现街道冷清,如同荒村,与过去繁华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宫墙临道耿疏木,萧萧脱叶相追奔”描绘了皇宫前的树木稀疏,落叶纷飞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京城的衰败气氛。
“景山崇隆俨华盖,五亭耸出高棱尊”赞美了景山的雄伟壮观,与之相对的是“光景苍凉暮气合,颓阳挂树凄心魂”,夕阳西下,景色苍凉,让人心生凄凉。最后,“龙霄金丽忽我隔,天留此地销黄昏”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沉沉一抹影倦目,春明旧梦难重温”则直接抒发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法重拾过去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京城景象的描绘和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深刻反映了历史变迁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