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诗(其二)
清 · 包彬
探幽兴不穷,路转寺门右。
雨余山路湿,侧足敢驰骤。
崆峣千人岩,鬼工为琢镂。
初进坳堂形,气暖若含酎。
其旁窅冥冥,惟闻阴风吼。
缘壁伛偻行,踣前惊踬后。
怪石骇心魂,仰面石齿斗。
此境难久留,出险神犹瞀。
僧移茗具来,掬泉敢浮沤。
茶烟袅孤细,微有白云逗。
石花点新绿,气与涧芳糅。
幽鸟啼一声,林际残阳漏。
缓步归山房,暝色敛群岫。
雨余山路湿,侧足敢驰骤。
崆峣千人岩,鬼工为琢镂。
初进坳堂形,气暖若含酎。
其旁窅冥冥,惟闻阴风吼。
缘壁伛偻行,踣前惊踬后。
怪石骇心魂,仰面石齿斗。
此境难久留,出险神犹瞀。
僧移茗具来,掬泉敢浮沤。
茶烟袅孤细,微有白云逗。
石花点新绿,气与涧芳糅。
幽鸟啼一声,林际残阳漏。
缓步归山房,暝色敛群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入龙山探索幽境的体验。首句“探幽兴不穷”表达了诗人浓厚的游兴和对未知的好奇。接着,山路湿滑,诗人小心翼翼地行走,“侧足敢驰骤”体现了谨慎的态度。进入千人岩,诗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岩石形状奇特,仿佛经过精心雕琢。
诗人感受到山中的温暖气息,但阴风声也让人感到阴森。“缘壁伛偻行”描述了攀爬过程中的艰难,怪石令人胆战心惊。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短暂停留,品茗时,茶烟袅袅,与山涧的清香交织,增添了宁静的氛围。夕阳西下,鸟鸣声回荡在山林间,诗人缓缓返回山房,暮色渐浓,群山也随之收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龙山的幽深与神秘,以及诗人的情感变化,既有探险的紧张刺激,又有静谧的享受,充分体现了作者包彬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