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邀同寮饮钟学正第一枝赏析

邀同寮饮钟学正第一枝

宋 · 萧立之
前溪后溪两玉虹,半村半郭地百弓。
上有车盖青童童,下有一亩幽人宫。
筑亭方方罗十客,八面玲珑受风日。
楣间谁扁第一枝,雪里寒梅破孤寂。
我如爱竹王子猷,不问主人携共游。
衙声已送白鸟远,醉倒更为斜阳留。
马嘶人散桥南道,灯火匆匆城闭早。
一川风雨酒醒时,明月簿书尘压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宴饮图景。前溪后溪两道玉虹般的流水,划分出一片百弓之地,既有着村落的静谧,又连接着广阔的郊野。高处,云雾缭绕中仿佛有车盖般的景象,低处则是一处隐士的居所,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筑亭方方罗十客”,描绘了精心布置的亭台,可供十人宴饮,四周玲珑剔透,接受自然风日的洗礼。亭子上方悬挂的“第一枝”匾额,以雪中寒梅破孤寂的形象,象征着高洁与坚韧的精神品质。这不仅是一种装饰,更寓意着主人对雅致生活的追求和对嘉宾的尊重。

接着,诗人以“我如爱竹王子猷,不问主人携共游”表达了自己对竹林的热爱,如同东晋名士王子猷对竹的喜爱一般,不需邀请,便欣然前往。这句诗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结合,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衙声已送白鸟远,醉倒更为斜阳留”描绘了宴饮结束后的场景,衙门的钟声已经响起,白鸟飞远,宾客们在夕阳中醉倒,不愿离去。这种不舍与留恋,体现了宴会的欢乐与温馨。

最后,“马嘶人散桥南道,灯火匆匆城闭早。一川风雨酒醒时,明月簿书尘压帽。”描述了宴饮结束后的情景:马儿嘶鸣,人群散去,通往南方的道路显得空旷。城门早早关闭,灯火闪烁,预示着夜幕降临。当酒意消退,诗人独自面对风雨,抬头望见明月,却发现自己帽子上沾满了尘土。这一系列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宋代文人雅集的场景,以及其中蕴含的自然美、人文精神和情感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