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清平乐赏析

清平乐

当代 · 盛静霞
柳姨桃妹,何似寻连理。
欲寄一双红豆子,换取相思万字。
近来多少缠绵,徘徊怎诉人前。
从道拗莲作寸,千丝只要相连。

词语解释

缠绵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动)纠缠不已;不能解脱(多指病或感情)。 (2) (形)婉转动人。联绵式。歌声缠绵。(作谓语)缠绵的情思。(作定语)感情缠绵地说:“我爱你”。(作状语)...

从道的意思:依从正道。《易·复》:“中行独復,以从道也。”《荀子·臣道》:“‘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史记·蒙恬列传》:“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 唐 李翱 《从道论》:“是则和者人之喜,默者人之怒,吾寧从道而罹怒乎?寧违道而从众乎?斯所谓辨难易而榷是非矣。”...

豆子的意思:◎ 豆子 dòuzi[beans or peas] 各种豆科作物(如豌豆和黄豆)的可食种子...

多少的意思:◎ 多少 duōshǎo(1) [how much]∶指量度或数量大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你有多少钱(2) [so much]∶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按多少钱一里收费(3) [somewhat]∶稍微天气多少有些变化(4) [how many]疑问代词(5) 问数量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6) 表示不定的数量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何似的意思:(1).如何;怎样。《北史·崔伯谦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张九龄 《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卿比疹疾,今復何似?宜善将疗,不得自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2).何如,比……怎么样。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二:“何似 章华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和前韵》词:“妃子将军瞋未已,问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鹃劝!”(3).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怀》诗:“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

红豆的意思:◎ 红豆 hóngdòu(1) [jequirity;love pea]∶相思子树的种子,色鲜红,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象征相思,也叫“相思子”(2) [ormosia]∶红豆树属植物的泛称...

换取的意思:[释义](动)用交换的方法取得。 [构成]偏正式:换〔取 [例句]用工业品换取农副产品。(作谓语)...

近来的意思:[释义](名)指过去不久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构成]偏正式:近(来 [例句]他近来工作很忙。(作状语)...

连理的意思:◎ 连理 liánlǐ(1) [two trees whose branches interlock or join together] 不同根的草木、枝干连生在一起东平陆上言木连理。——《后汉书·安帝纪》(2) 比喻恩爱夫妻结为连理连理枝:象征至死不渝的爱情...

徘徊的意思:◎ 徘徊 páihuái(1)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在街上徘徊(2) [hesitate]∶比喻犹豫不决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3) [teeter on]∶危险常顾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双红的意思:(1).指两条红色缎带。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完粮奖励》:“ 鸿 廉得其故,乃榜示于署前曰:‘有能急公照限全完者,本县公堂亲为递酒,披红插花……’因与披双红,导出如仪。”(2).见“ 双红拜帖 ”。...

诉人的意思:提起诉讼的人。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张质》:“又曰:‘案牘分明,诉人不远。府命追勘,仍敢詆欺!’取枷枷之。 质 又曰:‘诉人既近,请与相见。’”...

相思的意思:◎ 相思 xiāngsī[lovesickness;yearning between lovers]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相连的意思:◎ 相连 xiānglián[be joined;be linked together] 互相连接;彼此关联前后相连...

一双的意思:(1).用于成对的两人或两物。《礼记·少仪》:“其禽加於一双,则执一双以将命。”《史记·项羽本纪》:“我持白璧一双,欲献 项王 ,玉斗一双,欲与 亚父 。” 唐 李贺 《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元 张国宾 《薛仁贵》楔子:“一双父母在堂,我不肯做庄农的生活。” 老舍 《正红旗下》一:“那是一双何等毫无道理的眼睛啊!见到人……她的眼总是瞪着。”(2). 唐 时 南诏 耕地,五亩为一双。见《新唐书·南诏传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称地为双》引《云南杂志》:“其佃作三人,使二牛...

只要的意思:◎ 只要 zhǐyào[so long as] 表示具有充分的条件,正句常用“就”、“也”、“都”、“便”相呼应,表明由这种条件产生的一种结果只要大家鼓足干劲,什么困难也能克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