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新秋瀛洲亭上论学赏析

新秋瀛洲亭上论学

明 · 区大相
金飙肇凉气,玉水涵秋霁。
华叶未随风,绮苔尚盈砌。
环流太液波,侧泻御沟汭。
危槛瞰澄瀛,周垣属云陛。
仰视孤鸢翔,俯察纤鳞逝。
蔼蔼玉堂宾,济济衣冠会。
瑶函抽妙义,银钥发清閟。
意入道源深,境寂玄关邃。
清泠涤我襟,夕爽飘吾袂。
逝川无息流,羲御不停辔。
请事颜公言,永怀隰朋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新秋时节,诗人站在瀛洲亭上,面对着清凉的秋风和宁静的湖水,展开了一场关于学问的深思。首句“金飙肇凉气”以秋风起始,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引出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玉水涵秋霁”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纯净,仿佛秋日的天空被洗涤一新。

“华叶未随风,绮苔尚盈砌”,诗人注意到即使在秋风中,华美的树叶并未随风飘落,而精美的青苔依然覆盖在石阶上,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生命力坚韧不屈的隐喻。随后,“环流太液波,侧泻御沟汭”描绘了湖水的流动,既有主湖的广阔波澜,也有小溪的潺潺细流,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

“危槛瞰澄瀛,周垣属云陛”通过描述亭子周围的景致,进一步营造了高雅脱俗的意境。诗人站在高处,俯瞰清澈的湖水,四周的城墙仿佛连接着云端,象征着知识的殿堂和精神的追求。

“仰视孤鸢翔,俯察纤鳞逝”这两句通过对比视角,展现了天空与水面的不同景象。孤鹰在空中翱翔,鱼儿在水中游弋,两者虽处于不同的空间,却都自由自在,寓意着人在追求知识和真理时的独立与探索精神。

“蔼蔼玉堂宾,济济衣冠会”描绘了学者云集的情景,玉堂指的是高雅的学府或官署,宾和会则强调了知识交流的盛况。这里不仅有学者的聚集,更有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火花。

“瑶函抽妙义,银钥发清閟”进一步展示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和严谨性。瑶函代表珍贵的书籍或文献,银钥则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意味着通过阅读和研究,可以揭示隐藏的真理和智慧。

“意入道源深,境寂玄关邃”表达了诗人深入思考,探寻知识和真理的根源,以及在宁静的环境中达到心灵的深刻领悟。这里的“道源”和“玄关”分别指寻觅真理的起点和进入精神世界的大门。

“清泠涤我襟,夕爽飘吾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次论学活动,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仿佛清风拂过,带来了内心的平静与愉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新秋时节的自然美景,更蕴含了对学问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个人精神成长的反思。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世界,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思考和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