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饵相忘处,天渊长晏如
出处:《林六引民部招游金鱼池分得六鱼》
明 · 李之世
澄澄鉴碧沼,潴水贮文鱼。
已近清华地,还疑濠濮居。
榆杨荫曲榭,荇藻敷周除。
信是皇慈洽,曾供睿赏馀。
层层翠鬣绕,粲粲锦鳞舒。
分沫承天泽,依光接玉渠。
春游倾士女,暇燕盛簪裾。
蠕动沾灵贶,人禽囿广舆。
虹流纷射渚,水赤幻呈书。
钩饵相忘处,天渊长晏如。
已近清华地,还疑濠濮居。
榆杨荫曲榭,荇藻敷周除。
信是皇慈洽,曾供睿赏馀。
层层翠鬣绕,粲粲锦鳞舒。
分沫承天泽,依光接玉渠。
春游倾士女,暇燕盛簪裾。
蠕动沾灵贶,人禽囿广舆。
虹流纷射渚,水赤幻呈书。
钩饵相忘处,天渊长晏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鱼池的美景,以“澄澄鉴碧沼”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池水清澈见底,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碧绿的池面。接着,“潴水贮文鱼”,点出池中有色彩斑斓的鱼儿游弋,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息。
“已近清华地,还疑濠濮居”,诗人将此处比作清雅脱俗的清华园,又似隐逸之地,表达了对金鱼池环境的赞美与向往。随后,“榆杨荫曲榭,荇藻敷周除”,描绘了池边榆树和杨树遮蔽下的曲桥,以及四周生长茂盛的荇菜和藻类,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
“信是皇慈洽,曾供睿赏馀”,诗人借以表达金鱼池不仅自然风光优美,也曾经受到帝王的青睐与赏识,体现了其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接下来,“层层翠鬣绕,粲粲锦鳞舒”,通过比喻手法,形容池中鱼群如同翠绿色的鬃毛环绕,色彩斑斓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舒展,生动而富有诗意。
“分沫承天泽,依光接玉渠”,进一步描绘了鱼儿在阳光下闪烁的场景,仿佛是天空之泽的映射,与玉带般的水流相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最后,“春游倾士女,暇燕盛簪裾”,描述了春天时节,人们纷纷前来游玩,士女们穿着华丽的服饰,享受着悠闲的时光,体现了金鱼池作为休闲胜地的热闹与繁华。
整首诗通过对金鱼池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与人文气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