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桥问径最高顶,石洞开云随处家
出处:《寄莫道人 其一》
宋 · 陈文孙
林木自春兰自芽,游山过我兴何赊。
铁桥问径最高顶,石洞开云随处家。
人讶长年能绿发,我知真性即丹砂。
谈锋未了归途速,一雨洗尘清可涯。
铁桥问径最高顶,石洞开云随处家。
人讶长年能绿发,我知真性即丹砂。
谈锋未了归途速,一雨洗尘清可涯。
注释
自春:自然而然地在春天。过我:经过我,指的是作者的游历。
铁桥:坚固的桥梁。
长年:常年累月。
绿发:形容头发乌黑,这里可能象征青春活力。
真性:真实的本性。
丹砂:古人认为丹砂可以养生驻颜,这里可能象征内在的纯净。
谈锋:谈话的兴致。
清可涯:形容心境清澈无边。
翻译
春天的树林中兰花自然发芽,游山玩水让我心情舒畅无比。我询问路径,目标直指最高的山顶,石洞云雾缭绕,仿佛处处都是我的归宿。
人们惊讶我常年保持黑发如青,我深知这是源于内心的纯真和赤诚。
谈话正酣,却已临近归程,一场雨洗净尘埃,让人心境清澈无边。
鉴赏
这首宋诗《寄莫道人(其一)》是陈文孙所作,描绘了诗人游历山川时的心境与感悟。首句“林木自春兰自芽”,以自然景象起笔,展现出春天生机盎然的场景,暗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自然的亲近。接下来的“游山过我兴何赊”表达了诗人游山的兴致浓厚,流露出闲适自在的情感。
“铁桥问径最高顶”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铁桥”和“最高顶”展现了山势的险峻,也寓含着诗人不畏艰险的精神。而“石洞开云随处家”则借石洞隐喻超脱尘世的理想居所,体现了诗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
“人讶长年能绿发”一句,运用夸张手法,表达诗人虽年岁已高但容颜常青,暗指其心境年轻,精神饱满。最后,“我知真性即丹砂”揭示了诗人对道家修炼的理解,认为保持真性如丹砂般纯粹是长寿的秘诀。
结尾“谈锋未了归途速,一雨洗尘清可涯”则以雨后清新为喻,言谈未尽之际,诗人急于归去享受这份宁静,雨后的洗涤象征着心灵的净化,意境深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山为线索,融入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宋代士人的山水情怀和隐逸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