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如诗史堂前株,正是一饭孤忠馀全文

何如诗史堂前株,正是一饭孤忠馀

出处:《诗史堂荔枝歌
宋 · 王十朋
君不见诗人以来一子美,莫年流落来夔子。
赋诗三百六十篇,西瀼东屯客愁里。
何人作堂画遗像,收拾光芒榜诗史。
堂前何有有荔枝,树犹未老熟独迟。
世人贵早不贵晚,倘非我辈谁赏之。
涪陵昔遭妃子污,万颗包羞莫能诉。
泸戎一经少陵擘,至今传诵轻红句。
少陵伤时泪成血,一点丹心不磨灭。
散成朱实满炎方,风味如诗两奇绝。
乐天曾画忠州图,自言香味人间无。
君谟亦作闽中谱,陈紫声名重南土。
何如诗史堂前株,正是一饭孤忠馀
人为世重物亦重,端如丈人屋上乌。
巴图闽谱合避路,奚用品第分锱铢。
搀先熟者如杨卢,但可与之作前驱。
闽娘十八婢妾尔,将军大树真佣奴。
我生四百馀年后,来作先生游处守。
登堂三叹荔正丹,聊效柳人祠子厚。
安得先生今复生,添赋夔州歌一首,要使荔枝之名长不朽。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诗史堂荔枝歌》。诗中以荔枝为题,借物咏怀,表达了对荔枝及其背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诗开篇即以“君不见”引出杜甫,点明主题,通过杜甫晚年流落夔州,创作三百六十篇诗文,以及在诗史中留下光辉形象,引出诗史堂的由来。接着,诗人描绘了诗史堂前荔枝树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强调其虽迟熟,却因独特风味而珍贵。诗人进一步将荔枝与历史人物相联系,提到荔枝曾被杨贵妃所喜爱,以及杜甫的诗句使得荔枝名声大噪。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其他文人如白居易、苏轼等对荔枝的描绘,以此衬托出诗史堂前荔枝的独特价值。

诗中还提及荔枝的象征意义,如“正是一饭孤忠余”,暗示荔枝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更蕴含着忠诚与坚韧的精神。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杜甫能够重生,为荔枝写下更多赞歌的愿望,以期荔枝之名得以永垂不朽。

整首诗以荔枝为载体,巧妙地融合了历史、文学与自然之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经典作品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