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言贿赂通阴界,先造繁词奏法王
出处:《怜愚诗四十二首》
明 · 宋应星
既晓森罗业镜光,侈焚冥镪寄虚堂。
只言贿赂通阴界,先造繁词奏法王。
只言贿赂通阴界,先造繁词奏法王。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宋应星所作的《怜愚诗四十二首》中的第三十三首。诗中探讨了对死后世界的信仰与理解,以及人们在生前对死后世界的期待和行为。
首句“既晓森罗业镜光”,意为已经明白世间的一切如同镜子般映照出因果报应的法则,暗示了对佛教因果律的理解。接着,“侈焚冥镪寄虚堂”描述了人们在生前为了祈求死后世界的好运或安宁,不惜花费大量财物进行祭祀或供奉的行为,这些行为寄托于想象中的冥界殿堂。这种行为反映了人类对于死后世界的一种信仰与寄托。
“只言贿赂通阴界”,这一句揭示了人们认为通过物质的馈赠可以与冥界沟通,达到某种目的的观念。这体现了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死后世界的认知和处理方式,即通过物质交换来寻求精神上的满足或实际的利益。
最后一句“先造繁词奏法王”,意味着在生前就已准备好繁复的言辞,向冥界的最高权威——法王表达愿望或请求。这不仅展现了人们对于死后世界的敬畏之心,也体现了他们对于死后世界秩序的理解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们对于死后世界的复杂情感和行为模式,既展示了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对死亡态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