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自东北历东南,港门无此青巉岩全文

我自东北历东南,港门无此青巉岩

出处:《自闽海入闽江作
清 · 洪繻
海天一色云瞢腾,云开何乃见长城!长城非城千山青,中有山门五虎横。
山门荡荡连海门,千回百折长江奔。
中流江峡成海峡,束缚蛟龙留潮痕。
潮来潮去山重叠,钱塘潮水不足论。
舟人金牌、长门里,重重锁钥江海水。
宛转亭头又馆头,罗星塔山连云起。
我自东北历东南,港门无此青巉岩
大沽、黄浦剧深通,平原两岸蔑峰岚。
山东海港有山险,长流难得长山掩。
江心随处况有矶,岂比金、焦山两点!堪痛甲申边衅开,如此江山酿祸胎。
兵备空传藏舰浦,洋氛竟及钓龙台!于今江面澄如练,马头、马尾沧桑变。
不堪回首念昔游,闽中山水依稀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闽海进入闽江的壮丽景象,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景观与历史变迁的深刻联系。

首句“海天一色云瞢腾”,描绘了海天相连,云雾缭绕的壮阔景象,为全诗奠定了雄浑的基调。接着,“云开何乃见长城!”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相联结,引出对长城的遐想,激发读者的想象空间。

“长城非城千山青,中有山门五虎横。”通过对比长城与群山,突出了长城的独特地位,同时引入“山门”这一意象,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接下来,“山门荡荡连海门,千回百折长江奔。”描绘了山门与海门之间的连通,以及长江曲折蜿蜒的动态美,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

“中流江峡成海峡,束缚蛟龙留潮痕。”这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江水以生命,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动态与力量,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沉浮与变迁。“潮来潮去山重叠,钱塘潮水不足论。”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循环往复,以及时间的流逝。

“舟人金牌、长门里,重重锁钥江海水。”通过“舟人”与“锁钥”的比喻,象征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努力,同时也反映了对安全与秩序的追求。“宛转亭头又馆头,罗星塔山连云起。”描绘了沿途的建筑与自然景观,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我自东北历东南,港门无此青巉岩。”表达了诗人对所见景色的赞叹,强调了其独特之处。“大沽、黄浦剧深通,平原两岸蔑峰岚。”通过对比,突出了大沽和黄浦的深邃与辽阔,以及平原的平坦与宁静。

“山东海港有山险,长流难得长山掩。”再次提到山与海的对比,强调了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江心随处况有矶,岂比金、焦山两点!”通过比较,突出了江心石矶的独特与壮观。

“堪痛甲申边衅开,如此江山酿祸胎。”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相结合,表达了对战争与破坏的痛惜之情。“兵备空传藏舰浦,洋氛竟及钓龙台!”通过“藏舰浦”与“钓龙台”的典故,反映了历史的复杂与深沉。

最后,“于今江面澄如练,马头、马尾沧桑变。”描绘了今日江面的平静与变化,蕴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不堪回首念昔游,闽中山水依稀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生动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是一幅融合自然美与人文思考的画卷。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