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含古韶濩,身非世文章
出处:《赠臧文仲四首 其一》
宋 · 陈造
青山玉所蕴,下此翠凤双。
音含古韶濩,身非世文章。
众羽不敢睨,谓是圣时祥。
有人摩老眼,侧伫云路翔。
音含古韶濩,身非世文章。
众羽不敢睨,谓是圣时祥。
有人摩老眼,侧伫云路翔。
注释
蕴:蕴含,包含。翠凤:绿色的凤凰,象征吉祥。
韶濩:古代的优美音乐。
文章:这里指华丽的外表或装饰。
睨:斜视,看不起。
圣时祥:圣明时代的吉祥征兆。
摩:抚摸。
侧伫:侧耳倾听,站立等待。
云路:高远的天空,比喻理想或仙境。
翻译
青山中蕴含着珍贵的宝玉,两只翠绿的凤凰翩然飞降。它们的鸣叫仿佛古老乐章,身躯却非世俗的华丽装饰。
众多鸟儿不敢直视,认为这是圣明时代的吉祥象征。
有人抚摸着老眼,侧耳倾听,期待它们翱翔在云端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意象的交融画面。"青山玉所蕴"暗示了山色如玉,充满灵秀之气,而"下此翠凤双"则以凤凰飞降的形象,象征着高洁和吉祥。"音含古韶濩"赞美了凤凰鸣叫的声音深沉而富有古韵,如同古老的乐章,"身非世文章"则表达了凤凰超凡脱俗的气质,不同于世俗的华丽。
"众羽不敢睨"进一步强调了凤凰的威严,其他鸟类都不敢正视,"谓是圣时祥"则将凤凰与盛世的吉祥联系起来,寓意着天下太平的美好时代。最后两句"有人摩老眼,侧伫云路翔",通过人们的仰望和期待,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对凤凰的崇敬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凤凰为载体,寄寓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赞美和对理想社会的期盼,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陈造作为宋代诗人,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使得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