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疑欲问师无语,风撼长松啸半天
出处:《南华寺五首 其五》
宋 · 李昴英
清者何曾饮盗泉,僧盂底饭逆巢田。
此疑欲问师无语,风撼长松啸半天。
此疑欲问师无语,风撼长松啸半天。
注释
清者:指品行高洁之人。盗泉:比喻不义之财或污秽之物。
僧盂:僧人用来盛饭的碗。
逆巢田:指僧人自己耕种的田地。
此疑:这种疑惑。
师无语:老师(僧人)没有回答。
风撼长松:风吹动高大的松树。
啸半天:发出响亮的声音贯穿半天。
翻译
清白的人怎会饮用盗贼之泉?僧人的饭碗里盛着在田间辛苦耕作所得的米饭。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南华寺的生活状态。"清者何曾饮盗泉"表达了对纯净心灵的追求,以及避免世俗污染的决心。而"僧盂底饭逆巢田"则是说僧人用自己的钵盂舀饭,在反常的田地(即禅师所指示的修行之道)中耕耘,这里暗含了对传统和常规的打破,以及对于精神修炼的深入。
"此疑欲问师无语"表现出诗人在心灵困惑时,想要向师父请教,却又无从说起,只能沉默以待。这种状态正是禅宗中常见的“疑情”,即通过对某个问题或公案(Koan)的深思熟虑,以达到突破自我的目的。
"风撼长松啸半天"则是用自然景象来形容内心的境界。风吹动着高大的松树,发出如同啸叫的声音,这声音似乎充满了整个半边天空。这一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在的坚定与自由,即使在外界的冲击下,也能保持其本质不动摇。
整首诗体现了一种超脱物外、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心灵状态的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