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宿乱离后,当时桃李蹊
出处:《秋晚杂兴八首》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枯草郭门西,泉声不辨溪。
虎林人让路,鱼沼鹤争泥。
托宿乱离后,当时桃李蹊。
赦书宽酷吏,啧啧在蒸黎。
虎林人让路,鱼沼鹤争泥。
托宿乱离后,当时桃李蹊。
赦书宽酷吏,啧啧在蒸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晚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枯草郭门西,泉声不辨溪”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片荒凉之景,枯草覆盖的城门外,泉水潺潺,却难以分辨是哪条溪流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接着,“虎林人让路,鱼沼鹤争泥”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动物们在自然中的活动场景。虎林中,人主动为虎让路,显示出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鱼沼边,鹤在争抢着泥泞中的食物,一动一静之间,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力。
“托宿乱离后,当时桃李蹊”则将视角转向历史与个人经历,暗示诗人经历了战乱之后,回望往昔繁华的桃李之路,或许暗含对和平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感慨。
最后,“赦书宽酷吏,啧啧在蒸黎”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与仁政的期待,希望朝廷能够宽待严苛的官吏,让百姓得到真正的福祉。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社会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