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之编任史注,薰蕤灌露穷搜披
出处:《桂未谷明经以旧藏山谷诗孙铜印见赠》
清 · 黄景仁
我友曲阜冬卉子,六书摹印真吾师。
铸金同用范沙法,颠倒斯籀同儿嬉。
柳闲锻灶每相过,箧中字书随所携。
脱囊赠我一铜印,精绝审是泼蜡为。
朱文字减土数一,仿佛西江派中人所遗。
不然即是吾家子耕绍谷辈,云山谷孙系以诗。
鸾翔虬结一入手,我欲拜赐心然疑。
我祖诗可祖天下,凡能诗者宜当之。
若资华胄便窃据,不患造物嗔吾私。
虽然一语敢相质,斯道不绝危累棋。
文章千古一元气,支分派别徒费词。
几人眼光认针芥,学者蚁附缘条枝。
雄深一变为饤饾,精华已竭存糟醨。
康庄不由入鼠穴,细寻牛毛披茧丝。
强将谱系溷初祖,九原可作夫谁欺。
摩围派衍源屡竭,皖公云封人莫窥。
我生衰门更才劣,岂有笔力能振支。
但将此印印家集,一编世守侪尊彝。
北平学士今巨手,后先心印无差池。
李洪之编任史注,薰蕤灌露穷搜披。
埽除荆莽出光焰,我翁斯文今在兹。
不信请将我言质,报赠愧匪琼琚辞。
铸金同用范沙法,颠倒斯籀同儿嬉。
柳闲锻灶每相过,箧中字书随所携。
脱囊赠我一铜印,精绝审是泼蜡为。
朱文字减土数一,仿佛西江派中人所遗。
不然即是吾家子耕绍谷辈,云山谷孙系以诗。
鸾翔虬结一入手,我欲拜赐心然疑。
我祖诗可祖天下,凡能诗者宜当之。
若资华胄便窃据,不患造物嗔吾私。
虽然一语敢相质,斯道不绝危累棋。
文章千古一元气,支分派别徒费词。
几人眼光认针芥,学者蚁附缘条枝。
雄深一变为饤饾,精华已竭存糟醨。
康庄不由入鼠穴,细寻牛毛披茧丝。
强将谱系溷初祖,九原可作夫谁欺。
摩围派衍源屡竭,皖公云封人莫窥。
我生衰门更才劣,岂有笔力能振支。
但将此印印家集,一编世守侪尊彝。
北平学士今巨手,后先心印无差池。
李洪之编任史注,薰蕤灌露穷搜披。
埽除荆莽出光焰,我翁斯文今在兹。
不信请将我言质,报赠愧匪琼琚辞。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对友人曲阜冬卉子赠送的山谷诗孙铜印的赞美和感慨之作。诗中,作者首先表达了对友人技艺高超的赞赏,认为他像铸造金币一样,运用范沙法,将古老的斯籀文字处理得如同儿童游戏般轻松自如。他们常相交往,分享学问,友人赠送的铜印更是精致绝伦,仿佛西江派的遗物。
接着,诗人提到山谷诗孙的传承,暗示这枚印章可能来自山谷诗孙的后代,或者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诗人感叹自己的家族并非诗文世家,但仍然珍视这份礼物,将其视为家族文化的延续。他认为诗歌之道贵在传承,而非仅依赖于出身或谱系,批评了那些凭借门第而自矜的人。
诗人进一步强调,真正的文学价值在于作品本身,而非外在的名望或谱系,鼓励学者们深入研究,如牛毛般细致探寻。他自谦才疏学浅,无法与前人相比,但愿将这枚印章用于家族文集,使之成为世代传家宝。
最后,诗人提到北平学士李洪之编纂书籍的严谨态度,以及自己家族文化得以发扬的欣慰,同时邀请读者验证他的观点,表示对友人赠予的感激之情,用词典雅,表达了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