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今也亡,孤棹寻归程
出处:《经武康小山法瑶师旧居》
宋 · 释智圆
至道不可状,至理杳无名。
万汇丧其源,出没何营营。
忽焉生法瑶,研虑还淳精。
立言宗能仁,百也驰休声。
我来访旧居,景物如有情。
闲庭惨树色,空山咽猿鸣。
斯人今也亡,孤棹寻归程。
万汇丧其源,出没何营营。
忽焉生法瑶,研虑还淳精。
立言宗能仁,百也驰休声。
我来访旧居,景物如有情。
闲庭惨树色,空山咽猿鸣。
斯人今也亡,孤棹寻归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经武康小山法瑶师旧居》。诗中,诗人通过对法瑶师旧居的描绘,表达了对至道与至理的深沉思考。他指出宇宙间万物的源头难以言表,而法瑶师的智慧如同瑶池之水,纯净深邃,他的教诲以仁爱为根本,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诗人来访旧居,感受到景物间的深情,庭院的寂静与山中的猿鸣形成对比,更显出环境的凄凉。最后,诗人感叹法瑶师已逝,自己只能独自乘舟踏上归途,寓含了对故人的怀念和人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对逝去友人的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