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草灵苗几度春,玉泉香蕊三千岁
出处:《分题赋罗浮山赠何景先百户》
明 · 黄哲
吾闻名山洞天神仙之窟宅,高高去天不盈尺。
上披浮云横斗牛,下瞰沧溟奠鳌极。
云间五城十二楼,老仙烧丹居上头。
鸾笙缥缈尘世隔,羽服逍遥苍涧幽。
山中夜浮龙虎气,石室犹藏蕊珠秘。
瑶草灵苗几度春,玉泉香蕊三千岁。
还丹九转报功成,手把芙蓉朝太清。
蓬莱弱水方舟渡,阆苑昆仑飞盖迎。
我昔怀山恣长往,桃花古洞遗幽赏。
铁桥千仞意都迷,绝顶玄芝日应长。
麒麟公子出仙台,绛节遥从天上来。
车马光辉到蓬荜,相看一笑无嫌猜。
投我素书皆鸟迹,浩荡烟霞写胸臆。
终然归旆九霄长,但见冥鸿矫双翼。
中郎词藻绝人寰,已进宸卿最上班。
须公为写观梅兴,寄与江南驿使还。
上披浮云横斗牛,下瞰沧溟奠鳌极。
云间五城十二楼,老仙烧丹居上头。
鸾笙缥缈尘世隔,羽服逍遥苍涧幽。
山中夜浮龙虎气,石室犹藏蕊珠秘。
瑶草灵苗几度春,玉泉香蕊三千岁。
还丹九转报功成,手把芙蓉朝太清。
蓬莱弱水方舟渡,阆苑昆仑飞盖迎。
我昔怀山恣长往,桃花古洞遗幽赏。
铁桥千仞意都迷,绝顶玄芝日应长。
麒麟公子出仙台,绛节遥从天上来。
车马光辉到蓬荜,相看一笑无嫌猜。
投我素书皆鸟迹,浩荡烟霞写胸臆。
终然归旆九霄长,但见冥鸿矫双翼。
中郎词藻绝人寰,已进宸卿最上班。
须公为写观梅兴,寄与江南驿使还。
鉴赏
此诗描绘了对罗浮山仙境的向往与赞美,诗人以瑰丽的想象构建了一幅超凡脱俗的仙境图。开篇即以“吾闻名山洞天神仙之窟宅”点明主题,随后展开对罗浮山的奇幻描述:“高高去天不盈尺。上披浮云横斗牛,下瞰沧溟奠鳌极。” 山峰直插云霄,仿佛与天相近,云雾缭绕,斗牛星宿可见,下方则是深邃的海洋,稳如巨鳌之基。接着,诗人描绘了山中仙人的生活场景:“云间五城十二楼,老仙烧丹居上头。鸾笙缥缈尘世隔,羽服逍遥苍涧幽。” 仙人们居住在云端的宫殿中,远离尘世,乘鸾笙往来,穿着羽衣,在苍翠的山涧中自由自在地游走。
诗中还提到了山中的自然奇观:“山中夜浮龙虎气,石室犹藏蕊珠秘。瑶草灵苗几度春,玉泉香蕊三千岁。” 夜晚时分,山中弥漫着龙虎之气,石室中藏着珍贵的蕊珠,瑶草灵苗历经多次春华秋实,玉泉中生长着香气四溢的花朵,历经千年而不衰。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罗浮山的神秘与美丽,也暗示了其蕴含的深厚道家文化。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罗浮山的向往之情:“我昔怀山恣长往,桃花古洞遗幽赏。铁桥千仞意都迷,绝顶玄芝日应长。” 过去,诗人曾怀着对罗浮山的向往,前往探索,留下了在桃花古洞中的幽静赏玩的记忆。站在铁桥之上,千仞之高,令人迷醉,而山顶的玄芝似乎预示着永恒的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罗浮山作为仙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