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违何处觅鸿音,珍重缄题识远心
出处:《答李大顺寄怀二首》
明 · 卢龙云
相违何处觅鸿音,珍重缄题识远心。
思入苍葭秋露渺,望穷碧树海云深。
风尘似我虚糜禄,山水怜君独抱琴。
目极闽南几千里,川原寥绝意难禁。
思入苍葭秋露渺,望穷碧树海云深。
风尘似我虚糜禄,山水怜君独抱琴。
目极闽南几千里,川原寥绝意难禁。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对友人李大顺的回信,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与关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既有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挂念,也有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首联“相违何处觅鸿音,珍重缄题识远心”,以“鸿音”比喻友人的消息,表达了对友人音讯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珍重”二字,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友人书信的珍惜。
颔联“思入苍葭秋露渺,望穷碧树海云深”,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通过“苍葭”、“秋露”、“碧树”、“海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象征着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深,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向往。
颈联“风尘似我虚糜禄,山水怜君独抱琴”,诗人自比为在风尘中奔波、生活空耗的人,而对友人则表达了理解和同情,希望友人在山水间找到心灵的慰藉,独自弹琴,享受宁静与自由。
尾联“目极闽南几千里,川原寥绝意难禁”,诗人想象自己站在闽南大地的尽头,眺望着辽阔无垠的田野与山脉,心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情感。这不仅是对远方的思念,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活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