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人一日传万口,后生闻此心怀疑
出处:《送李瑞昌》
宋 · 周紫芝
庐阜老人心古锥,颇学子长多爱奇。
晚生恨不见前辈,一谈往事神先驰。
龙眠人品似摩诘,不比老阎呼画师。
往时袖手阅神骏,三马就毙何由追。
都人一日传万口,后生闻此心怀疑。
诸孙今喜典型在,此事颇从君得之。
吾皇仁圣重贤士,子孙必录初无遗。
但令苛政不如虎,会有善事令天知。
碧油拥被报政急,桁杨卧壁催科迟。
他年父老歌遗爱,为君摩石题苍碑。
晚生恨不见前辈,一谈往事神先驰。
龙眠人品似摩诘,不比老阎呼画师。
往时袖手阅神骏,三马就毙何由追。
都人一日传万口,后生闻此心怀疑。
诸孙今喜典型在,此事颇从君得之。
吾皇仁圣重贤士,子孙必录初无遗。
但令苛政不如虎,会有善事令天知。
碧油拥被报政急,桁杨卧壁催科迟。
他年父老歌遗爱,为君摩石题苍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送李瑞昌》。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庐阜老人心古锥”以庐山老人的心智比作锐利的锥子,形象地表达了老人的智慧与敏锐;“龙眠人品似摩诘”则将友人的品格比作王维(摩诘)的高洁,赞美了友人的高尚情操。
诗中还蕴含了对友人才华的欣赏,“颇学子长多爱奇”,赞扬友人学习古人,热爱奇珍异宝,富有艺术品味。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亲见前辈大师的遗憾,“晚生恨不见前辈,一谈往事神先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知识传承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友人未来仕途的关切与祝福,“吾皇仁圣重贤士,子孙必录初无遗”,表达了对友人得到明君赏识的期待,以及对其后代能够继承其优秀品质的祝愿。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担忧,“但令苛政不如虎,会有善事令天知”,希望友人在面对不公时能坚守正义,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
最后,诗人以“碧油拥被报政急,桁杨卧壁催科迟”描绘了官场的忙碌与繁琐,预示着友人即将面临的政务繁忙。而“他年父老歌遗爱,为君摩石题苍碑”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政绩的期待,希望他能留下美好的名声,为后世所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