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念白石,好炼五色纹
出处:《张氏白石山房诗》
明 · 詹同
浦江有名山,白石如积雪。
玉气亘中天,龙湫无六月。
于兹隐君子,结屋依翠微。
读书日平树,看泉风满衣。
谁谓野鹤姿,从心自饮啄。
一落樊笼间,清梦绕岩壑。
岂不念白石,好炼五色纹。
献之补天手,归卧山中云。
玉气亘中天,龙湫无六月。
于兹隐君子,结屋依翠微。
读书日平树,看泉风满衣。
谁谓野鹤姿,从心自饮啄。
一落樊笼间,清梦绕岩壑。
岂不念白石,好炼五色纹。
献之补天手,归卧山中云。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詹同的《张氏白石山房诗》描绘了一处山景与隐居者的生活。首句“浦江有名山,白石如积雪”以生动的比喻,展示了山石洁白如雪的景象,给人以清新高洁之感。接着,“玉气亘中天,龙湫无六月”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灵秀,暗示其清凉宜人,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仿佛有龙湫(瀑布)带来凉意。
“于兹隐君子,结屋依翠微”点出山中住着一位隐逸之人,他的房屋依傍着青翠的山峦,生活宁静而淡泊。接下来的“读书日平树,看泉风满衣”描绘了隐士在自然环境中读书赏泉的闲适画面,风儿吹动衣襟,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谁谓野鹤姿,从心自饮啄”以野鹤自比,表达出隐士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不拘泥于世俗。然而,“一落樊笼间,清梦绕岩壑”又透露出对尘世束缚的感慨,他的内心仍向往着山林的自由。
最后两句“岂不念白石,好炼五色纹”,表达了对白石的留恋和对炼丹修道的向往,暗示了隐士追求精神层面的超脱。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隐喻,展现了隐士在白石山房的诗意生活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