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湘话浙倍绸缪,天路风高借莫留
出处:《饯章漕乐语口号》
宋 · 李曾伯
来湘话浙倍绸缪,天路风高借莫留。
不俟驾行何惮暑,适逢圭觐恰当秋。
登仙堪羡星辰履,归老终寻雪夜舟。
公到甘泉陈大计,毋忘膏雨泽南州。
不俟驾行何惮暑,适逢圭觐恰当秋。
登仙堪羡星辰履,归老终寻雪夜舟。
公到甘泉陈大计,毋忘膏雨泽南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湘话:湘方言。绸缪:深厚的感情。
天路:高远的路途。
借:难以。
莫:不要。
驾行:出行。
何惮:何惧。
圭觐:入朝拜见。
恰当:恰好。
登仙:成仙。
星辰履:如踏星尘。
归老:年老归乡。
雪夜舟:雪夜中的小舟。
甘泉:古代宫殿名,此处指朝廷。
大计:重大计划。
膏雨泽:恩惠如雨。
南州:南方地区。
翻译
湘方言中深情厚意更浓,高飞的天路风急切难留。不必担心酷暑阻碍行程,恰逢入朝拜见之时正值秋季。
踏上成仙之路令人羡慕,年老时寻找雪夜泛舟归乡。
您抵达甘泉时请提出宏图大计,别忘了恩泽南方的土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全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首句“来湘话浙倍绸缪”,通过对两地山水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心中对故乡的牵挂和思念之情。"天路风高借莫留"则是诗人面对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不禁感慨万千,似乎在呼唤着时间不要匆忙流逝。
接着,“不俟驾行何惮暑”表现了诗人急于回归之心,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也不愿等待。"适逢圭觐恰当秋"则是说正值秋日,天气宜人,是个出游的好时节。
中间两句,“登仙堪羡星辰履”、“归老终寻雪夜舟”,诗人似乎在幻想着自己能够登上仙境,与星辰为伍,又或者是到了晚年,还能在雪夜之中泛舟,享受那份宁静与孤独。
最后两句,“公到甘泉陈大计”、“毋忘膏雨泽南州”,诗人提及“甘泉”和“膏雨泽南州”,可能是在表达对某种美好事物的期待,或是对历史事件的回忆。"毋忘"一词,更显露出诗人对于过往记忆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篇集思念、幻想与期待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