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三四声猿叫落月,六七竿竹呼起风全文

三四声猿叫落月,六七竿竹呼起风

出处:《上清宫方丈后亭
宋 · 白玉蟾
三四声猿叫落月,六七竿竹呼起风
夜静无人知此味,还他方丈拙庵翁。

拼音版原文

sānshēngyuánjiàoluòyuèliù竿gānzhúfēng

jìngrénzhīwèiháifāngzhàngzhuōānwēng

注释

三四声:形容猿猴叫声断断续续,大约三四下。
猿叫:猿猴的叫声。
落月:月亮落下。
六七竿:大约六七根。
竹:竹子。
呼起:召唤起。
风:风。
夜静:夜晚寂静无声。
无人知:没有人知道。
此味:这种意境。
还:归还给。
方丈:指小寺庙或僧房。
拙庵:简陋的僧舍,谦称自己的居所。
翁:老者,这里指作者自己。

翻译

三四声猿猴啼叫,月亮落下,
六七根竹子应和着呼唤起风。

鉴赏

诗中先以“三四声猿叫落月,六七竿竹呼起风”描绘出一幅深夜山林的动人图景。猿啼月,竹引风,这些自然之声在静谧的夜晚显得尤为清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着“夜静无人知此味”表达了诗人独自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无人能懂其深意。最后“还他方丈拙庵翁”则暗示诗人将这种美好的体验归于自己的隐居生活,方丈即是佛家对僧房的称呼,而拙庵翁则是自谦之词,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领悟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山林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体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