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自是隔凡尘,惟恨神霄事不真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太虚自是隔凡尘,惟恨神霄事不真。
泥马空遗玄圣像,池鱼恐是小龙身。
久知天上仙官贵,不救山中道士贫。
旧宅固应存太史,徽称早已号真人。
泥马空遗玄圣像,池鱼恐是小龙身。
久知天上仙官贵,不救山中道士贫。
旧宅固应存太史,徽称早已号真人。
注释
太虚:指宇宙、天空。凡尘:指世俗人间。
神霄:道教神话中的天庭。
事不真:指传说或神话的真实性。
泥马:指道教中的玄圣像,常以马的形象出现。
玄圣:道教中的尊神。
小龙身:可能指龙的化身或传说中的小仙。
仙官:天宫中的官员。
贵:尊贵。
道士:修炼道教的人。
贫:贫困。
旧宅:昔日的住宅或道观。
太史:古代官职,掌管天文历法。
徽称:象征身份的称号。
真人:道教对修行有成者的尊称。
翻译
宇宙高远,自然隔绝世俗尘埃,只遗憾神霄之事难以置信。泥塑的马匹空留着玄圣的形象,池塘中的鱼儿或许竟是小龙化身。
长久以来就知道天上的仙官尊贵无比,却无法解救山中贫困的道士。
旧居理应还保存着太史的遗迹,但那徽号早已成为真人的代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文圭游历玉晨观时的情景,感叹于太史郭真人的居所与传说中的仙人世界相隔,暗示了一种超凡与现实的对比。诗人提到“泥马空遗玄圣像”,暗指道教神话中老子骑青牛出关的故事,而“池鱼恐是小龙身”则借池塘之鱼寓言,表达对道教神秘色彩的想象。诗人感慨“久知天上仙官贵,不救山中道士贫”,流露出对仙人不济世的失望,同时也揭示了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与现实人间疾苦的矛盾。
“旧宅固应存太史,徽称早已号真人”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太史身份的真实性,以及郭真人曾经的尊崇地位。最后以“徽称早已号真人”作结,点明题意,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已逝去的真人的敬仰和对道教文化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仙道传说与现实的落差,展现了诗人对道教理想与人间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