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朝策勋兼将相,诏假黄钺调金铉
出处:《大将出师歌》
宋 · 陆游
将军北伐辞前殿,恩诏催排苑中宴。
紫陌惊尘中使来,青门立马群公饯。
绣旗杂沓三十里,画鼓敲铿五千面。
行营暮宿咸阳原,满朝太息倾都羡。
天声一震胡已亡,捷书奕奕如飞电。
高秋不闭玉关城,中夜罢传青海箭。
可汗垂泣小王号,不敢跳奔那敢战。
山川图籍上有司,张掖酒泉开郡县。
还朝策勋兼将相,诏假黄钺调金铉。
丈夫未遇谁得知,昔日新丰笑贫贱。
紫陌惊尘中使来,青门立马群公饯。
绣旗杂沓三十里,画鼓敲铿五千面。
行营暮宿咸阳原,满朝太息倾都羡。
天声一震胡已亡,捷书奕奕如飞电。
高秋不闭玉关城,中夜罢传青海箭。
可汗垂泣小王号,不敢跳奔那敢战。
山川图籍上有司,张掖酒泉开郡县。
还朝策勋兼将相,诏假黄钺调金铉。
丈夫未遇谁得知,昔日新丰笑贫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北伐:出征北伐。恩诏:皇帝的恩赐命令。
紫陌:京城的道路。
青门:长安城东门。
饯:设宴送别。
绣旗:装饰华丽的旗帜。
行营:行军营地。
咸阳原: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咸阳附近。
捷书:胜利的文书。
玉关:古代边关,此处指边塞。
新丰:古地名,与贫贱有关的历史典故。
翻译
将军出征告别皇宫,皇恩催促安排宫苑盛宴。紫禁道上尘土飞扬,使者疾驰,群臣青门外为他饯行。
三十里路旗帜纷飞,五千面战鼓声震天。
行军营地夜晚驻扎在咸阳原,满朝官员叹息,都羡慕他的功绩。
一战功成胡人已败亡,捷报如闪电般迅速传来。
秋天边关无需紧闭,半夜停止传递青海的战报。
敌酋哭泣,小王子哀号,不敢逃跑,也不敢再战。
山川地图和官府记录,显示出张掖、酒泉等地开辟为郡县。
凯旋归来,他不仅封赏为将相,还被赐予黄钺调兵权。
男子未得机遇谁能知?他曾像新丰的穷人一样被人嘲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即将北伐的壮丽场景。首句“将军北伐辞前殿”展现了将军临行前接受皇帝的命令,显示出其使命的庄重和重要性。接着,“恩诏催排苑中宴”写出了朝廷对出征的隆重欢送,气氛热烈而感人。
“紫陌惊尘中使来,青门立马群公饯”描绘了使者疾驰而来,群臣在城门外为将军送行的壮观画面,表现出朝廷上下对此次出征的期待与支持。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绣旗杂沓三十里,画鼓敲铿五千面”,运用夸张的手法,渲染出出征队伍的浩大声势。
“行营暮宿咸阳原,满朝太息倾都羡”描述了军队夜晚在原野扎营的情景,以及京城中人们对将军的敬仰和羡慕。后续的诗句则预示了战争的胜利,如“天声一震胡已亡,捷书奕奕如飞电”,形象地表达了捷报传来时的迅疾和振奋人心。
最后,诗人以“高秋不闭玉关城,中夜罢传青海箭”象征边境安宁,战争结束,进一步强调了将军的功绩。出征的将领不仅赢得了战争,还得到了朝廷的封赏,从“还朝策勋兼将相,诏假黄钺调金铉”可见一斑。
整首诗以豪迈的笔触,展现了将军出师的荣耀与国家的期待,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于英雄未遇的感慨,以“丈夫未遇谁得知,昔日新丰笑贫贱”结尾,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