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法席坐挥棕拂短,官河去上木杯轻全文

法席坐挥棕拂短,官河去上木杯轻

明 · 吴宽
石缝梅泉一缕清,早年依此学无生。
紫藤垂坞人閒步,白马驮经寺得名。
法席坐挥棕拂短,官河去上木杯轻
山中试茗何时好,拟借禅房折脚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即将返回吴地,入住白马寺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边自然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以及僧人日常生活的简朴与修行的专注。

首联“石缝梅泉一缕清,早年依此学无生”,以“石缝梅泉”之景开篇,暗示了寺庙所在之地的清幽与自然之美,同时也暗含了僧人追求“无生”的精神境界。这里的“无生”并非指生命的终结,而是佛教中追求的超越生死轮回的精神境界。

颔联“紫藤垂坞人閒步,白马驮经寺得名”,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紫藤花垂挂于山坞之间,行人悠闲漫步,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而“白马驮经”则不仅点出了寺庙的历史渊源,也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承。

颈联“法席坐挥棕拂短,官河去上木杯轻”,转而描写僧人的日常生活。在法会上,僧人手持棕拂,简朴而专注地进行修行;而在前往官河的路上,他轻举木杯,似乎在品味生活的简单与宁静。这两句通过细节展现了僧人修行生活的质朴与深沉。

尾联“山中试茗何时好,拟借禅房折脚铛”,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一种向往和对禅房的想象。在山中品茗,是何等的闲适与自在,诗人甚至想要借用禅房中的器具,进一步体现了他对僧人生活方式的欣赏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僧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意境与禅宗精神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