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衡门老苔藓,竹柏千兵屯全文

衡门老苔藓,竹柏千兵屯

宋 · 苏轼
衡门老苔藓,竹柏千兵屯
开樽邀落日,未对乌鸟言。
清风举吹籁,散乱书帙翻。
传呼一何急,人马从车奔。
贫居少宾客,邻妇窥篱藩。
墙头过春酒,绿泛田家盆。
比来伏青蒲,坐捉白兽樽。
王猷修润色,亦有簿领烦。
朝廷贵二陆,屡闻天语温。
犹能整笔阵,愧我非韩孙。

注释

衡门:简陋的门。
老苔藓:长满苔藓。
竹柏:翠竹与柏树。
千兵屯:守卫如兵。
落日:夕阳。
乌鸟:乌鸦。
吹籁:风吹竹叶声。
书帙:书卷。
传呼:呼唤。
奔:疾驰。
贫居:贫困的居所。
窥篱藩:透过篱笆看。
春酒:春酿的酒。
绿泛:绿色荡漾。
青蒲:青色的菖蒲。
白兽樽:酒杯。
王猷:王侯的文采。
簿领:文案。
朝廷贵二陆:朝廷看重陆机兄弟。
天语:皇上的言语。
整笔阵:整理文笔如战阵。
韩孙:韩愈的子孙。

翻译

简陋的门庭长满苔藓,千竿翠竹与柏树守卫如兵。
打开酒壶邀请夕阳,还未向乌鸦述说心声。
清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书卷被随意翻开。
呼唤声如此急促,人马跟随车辆疾驰而过。
贫困的居所少有宾客,邻居妇女透过篱笆张望。
墙头飘过春酿的酒香,绿色在农家盆中荡漾。
近来我常伏案研读,手持青蒲,饮酒自乐。
王侯的文采修饰华丽,但也有文案之累。
朝廷看重陆机兄弟,他们的事迹常被皇上称赞。
他们还能整理文笔如战阵,我却愧不如韩愈的子孙。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田园生活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乡村安逸生活的情感,以及对于学问修养的自我期许。

"衡门老苔藓,竹柏千兵屯。" 这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古朴而静谧的画面,诗人在这里借景物之美来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开樽邀落日,未对乌鸟言。" 这里诗人通过饮酒的场景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自得其乐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他不愿意与世俗纷争相伴的超然态度。

"清风举吹籁,散乱书帙翻。" 风吹动竹籁,引发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展现。

"传呼一何急,人马从车奔。"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紧迫的情景,但却与前文田园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不屑一顾。

"贫居少宾客,邻妇窥篱藩。" 这里透露出诗人的生活清贫,以及他对于外界关注的淡漠态度。

"墙头过春酒,绿泛田家盆。" 春日饮酒,景色如画,是诗人对当前安逸生活的一种享受和肯定。

"比来伏青蒲,坐捉白兽樽。" 这两句通过对古代隐士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王猷修润色,亦有簿领烦。" 这里提及的是书法和绘画,显示出诗人的艺术素养和内心的平静。

"朝廷贵二陆,屡闻天语温。" 对于朝廷尊崇古代文学家的赞誉,以及对“天语”的常听,体现了诗人对于学问修养的自信与追求。

"犹能整笔阵,愧我非韩孙。"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在学问上还有所追求,但仍旧感到不够完美,对比古代文学巨匠,如同对自己的谦逊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个人修养和艺术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深厚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