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啸本造适,悲风为谁来
出处:《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其五》
宋 · 晁补之
物养有得失,瘠地江河隈。
亭槛但小草,山林自奇材。
我有八极兴,聊堪一席开。
长啸本造适,悲风为谁来。
亭槛但小草,山林自奇材。
我有八极兴,聊堪一席开。
长啸本造适,悲风为谁来。
注释
物养:事物的生长与滋养。瘠地:贫瘠的土地。
江河隈:江河弯曲的地方。
亭槛:亭子的栏杆。
小草:低矮的草。
山林:山林之中。
奇材:罕见的好木材。
八极:指天地四方,极远的地方。
聊堪:姑且能够。
一席开:开启一次交谈。
长啸:放声长啸。
造适:自然的舒适或心境。
悲风:令人悲伤的风。
翻译
事物滋养有得有失,贫瘠之地紧邻江河。简陋的亭槛只有小草,深山老林隐藏着奇异之材。
我怀揣着探索八荒的兴致,暂且在此地展开席谈。
长啸本源于内心的舒畅,悲伤的风又为谁而起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其五)》。诗中,诗人通过对瘠地江河旁生长的小草和山林中的奇材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慨。他以"物养有得失"起笔,暗示世间万物皆有其生长环境和命运,即使在贫瘠之地,也能孕育出独特的生命。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的广阔胸怀,认为即使身处简陋的亭槛,也能欣赏到生活中的美好,即"亭槛但小草,山林自奇材"。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我有八极兴,聊堪一席开",意指他的志向宏大,足以容纳天地。最后,诗人借"长啸"这一动作,抒发了自己顺应自然、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感,"长啸本造适,悲风为谁来",感叹即使面对悲凉的风声,也无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沉,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又流露出其内心的孤独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