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云过树不成雨,溪水放田时有声
出处:《吴江城外》
清 · 叶绍本
艇子呕哑日未午,枫林叶落碧烟平。
湿云过树不成雨,溪水放田时有声。
疏竹阴边开野寺,寒芦尽处见江城。
鸱夷旧迹今何在,湖上青螺几点横。
湿云过树不成雨,溪水放田时有声。
疏竹阴边开野寺,寒芦尽处见江城。
鸱夷旧迹今何在,湖上青螺几点横。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叶绍本的《吴江城外》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首句“艇子呕哑日未午”,以舟行的嘈杂声点明时间尚早,水面宁静。次句“枫林叶落碧烟平”,通过枫林落叶和水平如镜的景象,营造出秋日的静谧与凄美。
第三句“湿云过树不成雨”,暗示了天空阴沉但并未下雨,增加了几分朦胧的意境。第四句“溪水放田时有声”,则以流水声点缀田野,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动态之美。
第五、六句“疏竹阴边开野寺,寒芦尽处见江城”,进一步描绘了周边环境,竹林掩映下的野寺和远处的江城,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和历史的沧桑感。
最后两句“鸱夷旧迹今何在,湖上青螺几点横”,以“鸱夷”(古代一种皮囊,此处可能指伍子胥的故事)的历史典故,引出对过去的追忆,而“湖上青螺”则以比喻手法描绘了远处山峦的轮廓,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江城外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过往时光的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