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君赍志恨,不使白杨春
出处:《哭郭仲微三首 其一》
宋 · 宋祁
仓卒闻婴疾,何辜遂没身。
哭筵同产子,霜寝未亡人。
冢有邢山旧,天为京兆邻。
想君赍志恨,不使白杨春。
哭筵同产子,霜寝未亡人。
冢有邢山旧,天为京兆邻。
想君赍志恨,不使白杨春。
注释
仓卒:匆忙。闻:听说。
婴:婴儿,此处指亲人。
疾:疾病。
何辜:为何无辜。
遂:于是,就。
没身:丧命。
哭筵:哭泣的宴席。
同产子:如同失去亲生子。
霜寝:寒冷的寝室,借指丧妻。
亡人:去世的人。
冢:坟墓。
邢山:地名,可能象征永恒或故乡。
旧:旧有的,古老的。
京兆:古代的行政区域,这里指附近的地方。
君:你。
赍志:怀抱着未实现的愿望。
恨:遗憾。
白杨春:春天的白杨,象征生机和流逝的时光。
翻译
匆忙中听说你病重,为何无辜就此丧命。哭泣的宴席上,如同失去亲生子,我尚未从丧妻之痛中走出来。
你的坟墓紧邻着邢山,仿佛老天让你与京兆相邻。
我想你带着遗憾离世,不愿让春天的白杨见证你的离去。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切哀悼之情的七言绝句。诗人在仓促间得知亲友病重而逝世,内心充满悲痛与不舍。诗中“何辜遂没身”一句,借古代易简之辩论语,表达对生命无常的哀叹和困惑。“哭筵同产子”,则是指与死者同生共育之情深切,连床上的布(筵)都成了共同悲泣的地方。下两句“冢有邢山旧,天为京兆邻”透露出对故人墓地的怀念,以及生前所处环境的记忆。
最后两句“想君赍志恨,不使白杨春”,则是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白杨树在春风中摇曳,却难以慰藉己心,对逝者的思念和遗憾之情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这不仅是对逝者生前志愿未遂的同情,更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哀婉,通过对故人的追思和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出深沉的悲悯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