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隔不容南至雁,水分无复北来鱼
出处:《自广归至南康与蔡承之黎夏卿刘成叟相见》
宋 · 曾丰
转蓬随牒入番禺,中土交游愈见疏。
岭隔不容南至雁,水分无复北来鱼。
往还一介动千里,终始三年才两书。
所赖清风与明月,时将吾梦到君庐。
岭隔不容南至雁,水分无复北来鱼。
往还一介动千里,终始三年才两书。
所赖清风与明月,时将吾梦到君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转蓬:比喻漂泊不定的人。牒:官府的文书或命令。
番禺:古代地名,今广州一带。
中土:中原地区。
愈见疏:更加显得疏远。
隔:阻挡。
南至雁:南飞的大雁。
水分:河流或水域的分界。
北来鱼:从北方游来的鱼。
一介:一个人,这里指信使。
动千里:行走千里。
终始:始终,自始至终。
两书:两封信。
赖:依赖。
清风:象征友情或思念。
明月:象征思乡之情。
吾梦:我的梦境。
君庐:你的居所。
翻译
我像随风飘荡的蓬草被送往番禺,中原的朋友交往越来越疏远。山岭阻隔,南飞的大雁无法到达,水分隔绝,北方的鱼也无法游来。
每次往返的距离都长达千里,三年里我们只能通信两次。
幸好有清风和明月陪伴,它们时常将我的梦送到你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自广归至南康与蔡承之黎夏卿刘成叟相见》,表达了诗人从广东辗转回到南康后,与旧友重逢的感慨。首句“转蓬随牒入番禺”以蓬草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暗示了诗人因公务调动而远离故乡。次句“中土交游愈见疏”则写出由于地理距离和人事变迁,与中原朋友的交往日渐稀疏。
接下来的两句“岭隔不容南至雁,水分无复北来鱼”,进一步描绘了南北交通的不便,暗示了诗人与北方亲友的联系几乎断绝。诗人感叹,即使往返千里,三年间也仅能通信两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所赖清风与明月,时将吾梦到君庐”,诗人寄情于自然,希望清风明月能将自己的思念带到朋友们的居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对相聚梦中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描绘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沉怀念,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深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