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今日、蕉萃青袍,问谁采、天涯芳杜
出处:《长亭怨四首》
清 · 蒋敦复
看何处、最销魂地。
一片斜阳,二分荒土。
壤色罗裙,峭风吹送北邙雨。
画衫扶醉,能几日、踏青去。
瘦影冷蘼芜,恨减尽、好山眉妩。
愁绪。
剩红心脉脉,目断送君南浦。
高楼望远,奈千里、沅湘迟暮。
祗今日、蕉萃青袍,问谁采、天涯芳杜。
把怨瑟重弹,中有离骚廿五。
一片斜阳,二分荒土。
壤色罗裙,峭风吹送北邙雨。
画衫扶醉,能几日、踏青去。
瘦影冷蘼芜,恨减尽、好山眉妩。
愁绪。
剩红心脉脉,目断送君南浦。
高楼望远,奈千里、沅湘迟暮。
祗今日、蕉萃青袍,问谁采、天涯芳杜。
把怨瑟重弹,中有离骚廿五。
鉴赏
这首《长亭怨》是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描绘了一幅凄美哀婉的画面。开篇“看何处、最销魂地”,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情感波动的场景之中。接着,“一片斜阳,二分荒土”以夕阳与荒凉的土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暗示着故事的背景和情感基调。
“壤色罗裙,峭风吹送北邙雨”一句,通过细腻的比喻,将大地比作罗裙,峭风则像是在送别北邙的雨水,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画衫扶醉,能几日、踏青去”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描绘女子在春日里醉意朦胧地踏青,却不知这样的时光还能持续多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感慨。
“瘦影冷蘼芜,恨减尽、好山眉妩”中,“瘦影”与“冷蘼芜”形成鲜明对比,既描绘了人物的孤独与凄凉,也暗示了情感的消减。“恨减尽、好山眉妩”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逐渐消失的无奈与哀伤。
“愁绪。剩红心脉脉,目断送君南浦”一句,直接点明了愁绪的根源——分别。红心脉脉,目断南浦,不仅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更深刻地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不舍。
最后,“高楼望远,奈千里、沅湘迟暮。祗今日、蕉萃青袍,问谁采、天涯芳杜。把怨瑟重弹,中有离骚廿五。”这一段通过高楼远眺、千里沅湘、蕉萃青袍、天涯芳杜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与思念。怨瑟重弹,其中蕴含的不仅仅是音乐的哀怨,更是对离别之痛的深深共鸣,与屈原的《离骚》相呼应,表达了对离别、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离别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