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
出处:《长安夜月》
唐 · 杜牧
寒光垂静夜,皓彩满重城。
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
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
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
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
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
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寒光:寒冷的月光。静夜:宁静的夜晚。
皓彩:明亮的光辉。
重城:整个城市。
万国:各国。
尽分照:普遍照耀。
谁家:哪家。
此明:这种光明。
古槐:古老的槐树。
疏影:稀疏的影子。
薄:稀疏。
仙桂:传说中的桂花。
动秋声:带来秋天的声音。
长门里:长门宫内。
蛾眉:女子的眉毛,代指美女。
晓晴:清晨的晴朗。
翻译
寒冷的月光静静地洒在夜晚,明亮的光辉洒满了整个城市。这光芒普照万国,每家每户都沐浴在这光明之中。
古老的槐树投下稀疏的影子,仙桂摇曳,带来秋天的声音。
唯独长门宫内,女子独自面对清晨的晴朗天空,眉头微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长安夜景图。"寒光垂静夜,皓彩满重城"两句,通过对月光和城墙颜色的描述,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庄严的氛围。"万国尽分照,谁家无此明"进一步强调了这轮明月带来的普照与共享之感。
接下来的"古槐疏影薄,仙桂动秋声"则转向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通过老槐树稀疏的影子和桂花飘香的声音,使人仿佛能听见夜晚的静谧之音。
最后两句"独有长门里,蛾眉对晓晴"则是诗人的个人情感流露。"长门"在唐代常被用来比喻宫廷或皇帝的居所,"蛾眉"通常形容美女的细眉,这里暗指宫中佳人独自对着清晨的月光,或许是在思念、期待着某个人。这种情感表达充满了无奈和孤寂。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描绘能力,还透露出一丝不能为人所知的情愫,给人以深长的思考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