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群盗窠,岛夷互窃踞
出处:《台湾近咏十首呈巡使黄玉圃先生》
清 · 蓝鼎元
东宁大海荒,从古无人至。
明末群盗窠,岛夷互窃踞。
郑氏奄而有,蔓延为边忌。
我皇挞伐张,天威及魑魅。
遂使瘴疠乡,文物渐昌炽。
川原灵秀开,郁勃不可闭。
式廓惟日增,蹙缩非长计。
所当顺自然,疆理以时议。
勿因去岁乱,畏噎却饭喜。
明末群盗窠,岛夷互窃踞。
郑氏奄而有,蔓延为边忌。
我皇挞伐张,天威及魑魅。
遂使瘴疠乡,文物渐昌炽。
川原灵秀开,郁勃不可闭。
式廓惟日增,蹙缩非长计。
所当顺自然,疆理以时议。
勿因去岁乱,畏噎却饭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地区在清朝初年的情况。诗人首先指出台湾自古以来人迹罕至,明朝末期海盗横行,各部族相互争夺。接着提到郑成功占据台湾,扩展势力,对周边构成威胁。清朝皇帝果断出兵,荡平乱局,使得原本瘴疠之地逐渐恢复秩序,文化得以发展。诗人认为应当顺应自然,适时讨论疆域划分,不应因去年的动乱而过度收缩,应有长远考虑,不因一时困难而退缩。整体上,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台湾治理与发展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