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虽不返,畎亩未尝忘
出处:《代书答朝中旧友》
宋 · 邵雍
少日治文章,亦曾观国光。
山林虽不返,畎亩未尝忘。
麋鹿宁无志,鹓鸿自有行。
还知今日事,大故索思量。
山林虽不返,畎亩未尝忘。
麋鹿宁无志,鹓鸿自有行。
还知今日事,大故索思量。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少日:年轻时。治:专注。
文章:学问写作。
观:目睹。
国光:国家的荣光。
山林:山林生活。
不返:不再返回。
畎亩:田野。
未尝:从未。
忘:遗忘。
麋鹿:比喻平凡之人。
宁:或许。
无志:没有远大志向。
鹓鸿:比喻贤能之士。
自有行:遵循自己的道路。
今日事:今日之事。
大故:大事。
索思量:深思熟虑。
翻译
年轻时专注于学问写作,也曾目睹国家的荣光。虽然身在山林不再返回,但心中田野的记忆从未遗忘。
麋鹿或许没有远大的志向,但凤凰和鸿雁自会遵循它们的道路。
如今明白今日之事,大事来临需要深思熟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代书答朝中旧友》。诗中,诗人回忆起年轻时致力于学问和文学创作,也曾有过关注国家大事的经历。尽管后来选择归隐山林,但并未完全忘却尘世的责任。他以麋鹿和鹓鸿自比,表达即使身处田园,心中仍有志向和原则,保持着自己的独立行动。最后,诗人表示在当前的境况下,他深知责任重大,正在深思熟虑应对之策。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既怀念过去,又积极面对现实的沉稳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