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岂不乐,悲此市朝间
出处:《别王二丈予安》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美人在霄汉,灼灼如丹云。
手持凤凰子,毋乃魏元君。
我昔登太山,天门啸不还。
瀑布为长带,浮云为高冠。
游仙岂不乐,悲此市朝间。
圣贤耻独善,所贵匡时艰。
太阿苟不割,蛟龙将波澜。
箧中有阴符,吾生焉得閒。
平沙利马足,惊飙宜鹰翰。
遥遥万里心,慷慨入长安。
手持凤凰子,毋乃魏元君。
我昔登太山,天门啸不还。
瀑布为长带,浮云为高冠。
游仙岂不乐,悲此市朝间。
圣贤耻独善,所贵匡时艰。
太阿苟不割,蛟龙将波澜。
箧中有阴符,吾生焉得閒。
平沙利马足,惊飙宜鹰翰。
遥遥万里心,慷慨入长安。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的作品《别王二丈予安》。诗中以壮丽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人文关怀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美人”比喻理想中的美好事物或高尚品德,与“霄汉”、“丹云”相呼应,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手持凤凰子”一句,可能暗喻着诗人手中握有的某种象征性力量或希望,与“魏元君”形成对比,引人遐想。
“我昔登太山”至“浮云为高冠”,诗人通过描述登山所见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同时也隐含了追求崇高境界的寓意。瀑布比作长带,浮云比作高冠,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游仙岂不乐,悲此市朝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思考。
“圣贤耻独善,所贵匡时艰”则揭示了诗人对于社会责任的重视,认为圣贤不应仅追求个人的完善,更应致力于解决时代的困难。这里引用了“太阿”和“蛟龙”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在乱世中需要有能够扭转乾坤的力量。
“箧中有阴符,吾生焉得閒”表明诗人内心深处怀揣着改变世界的决心和策略,但又感叹于生活的忙碌和不易。
最后,“平沙利马足,惊飙宜鹰翰”描绘了一幅辽阔的沙漠景象,马蹄在平沙上留下痕迹,狂风中鹰隼展翅飞翔,象征着诗人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与自由。
“遥遥万里心,慷慨入长安”表达了诗人虽身处远方,但心系国家,满怀激情地向长安进发,寓意着对理想与事业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责任的强烈担当,体现了屈大均作为一位关注时代、心系苍生的诗人的独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