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雨后觅春无一寸,野蔷薇发酽燕脂全文

雨后觅春无一寸,野蔷薇发酽燕脂

出处:《初夏三绝句 其一
宋 · 杨万里
麦黄秧碧百家衣,已热犹寒四月时。
雨后觅春无一寸,野蔷薇发酽燕脂

注释

麦黄:麦子成熟时的颜色。
秧碧:秧苗翠绿。
百家衣:形容村庄各家各户的景象。
已热犹寒:指四月天气忽冷忽热。
觅春:寻找春天。
无一寸:找不到一点春天的迹象。
野蔷薇:野生的蔷薇花。
发:盛开。
酽:浓烈。
燕脂:一种鲜艳的红色,这里形容蔷薇花色深红。

翻译

麦子熟了秧苗绿,四月天气似冬暖似夏。
雨后寻找春天却无处可觅,只有野生的蔷薇绽放出深红如胭脂的颜色。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象的诗,通过对麦黄、秧碧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最后痕迹的留恋。"麦黄秧碧百家衣"一句,生动地展示了农村初夏时节麦子成熟、秧苗泛绿的景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穿着单衣的生活场景,透露出春末夏初的气候变化。

"已热犹寒四月时"则点明时间节点,是在四月,当季节由春转夏,天气回暖,但早晚仍有凉意。这里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种过渡期的特征,用以表现出初夏的微妙气息。

接下来的两句"雨后觅春无一寸,野蔷薇发酽燕脂"则是对初夏后的自然界进行细腻描绘。诗人通过"觅春"二字,表达了在雨后寻找春天美好的失落感。"野蔷薇发酽燕脂"一句中,“蔷薇”指的是一种带刺的花卉,这里的“发酽”形容其花朵含苞待放的状态,既表现了植物生长的特定阶段,也暗示着春意渐逝。

总体而言,此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初夏景物的细致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季节更迭中美好瞬间的留恋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