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北固龛底梦,拟披袈裟上扁舟
出处:《次公采赠太希先密云团韵》
宋 · 吴则礼
道人祝融屩,胡为堕南州。
都无作相但粥饭,平生衲被姑蒙头。
曾郎手中大圆镜,朵颐赠之非暗投。
快烧铜瓶作蟹眼,铸成八载心如抽。
吾行踽踽饱阅世,葵苋独与衲子游。
君来适逢小摇落,水天拍拍团沧州。
唤醒北固龛底梦,拟披袈裟上扁舟。
且浇玉川七椀句,仍洗船子三寸钩。
摩挲正焙连城璧,少林老僧初不识。
他时一笑示灵源,五百比丘端失色。
幽丛鲜鲜凉雨馀,亦有黄花净供无。
知渠肉团久炯炯,玷翳浑灭如大珠。
都无作相但粥饭,平生衲被姑蒙头。
曾郎手中大圆镜,朵颐赠之非暗投。
快烧铜瓶作蟹眼,铸成八载心如抽。
吾行踽踽饱阅世,葵苋独与衲子游。
君来适逢小摇落,水天拍拍团沧州。
唤醒北固龛底梦,拟披袈裟上扁舟。
且浇玉川七椀句,仍洗船子三寸钩。
摩挲正焙连城璧,少林老僧初不识。
他时一笑示灵源,五百比丘端失色。
幽丛鲜鲜凉雨馀,亦有黄花净供无。
知渠肉团久炯炯,玷翳浑灭如大珠。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与一位名叫曾郎的人物之间的交往,以及他们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佛法修行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的开头描述了道人穿着祝融屩(一种登山鞋)在南州生活的情景,他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以粥饭为主食,头戴僧帽,体现了其佛教徒的身份。接着,提到曾郎赠送给他一面大圆镜,象征着智慧的照耀,同时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诗中还提到了烧水煮蟹眼茶的情景,蟹眼指的是水沸腾时形成的细小气泡,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这与“铸成八载心如抽”形成对比,表明经过多年的修行,内心已如丝线般细腻而坚韧。
诗人自述独自行走于世间,与僧侣为伴,享受着清淡的生活。当曾郎来访时,正值秋风萧瑟,水天一色的美景映入眼帘,激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他希望与曾郎一同品味茶香,探讨佛法,如同品尝玉川子的茶诗,以及船子和尚的钓鱼之道,这些都是精神上的交流与启迪。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入理解,认为自己如同少林老僧,对佛法有着独特的见解。他期待未来能与更多僧侣分享这种智慧,引发他们的惊讶与赞叹。同时,诗中也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如“幽丛鲜鲜凉雨馀,亦有黄花净供无”,展现了自然界与佛法修行之间的和谐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佛法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