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行却复回,爱树重所憩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潭柘亦宿游,得伴更一诣。
舆轿晓踰岭,百转始到寺。
银杏汝何修,及见祖宗世。
翠华一再幸,挺干献灵异。
至今沿尊称,长有郁葱气。
可咍野人语,强指配统系。
看竹仰宸题,弄泉诵御制。
欲行却复回,爱树重所憩。
舆轿晓踰岭,百转始到寺。
银杏汝何修,及见祖宗世。
翠华一再幸,挺干献灵异。
至今沿尊称,长有郁葱气。
可咍野人语,强指配统系。
看竹仰宸题,弄泉诵御制。
欲行却复回,爱树重所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的一次游历潭柘寺的经历。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首句“潭柘亦宿游,得伴更一诣”表达了作者在潭柘寺住宿游玩,并有幸再次前往。接着,“舆轿晓踰岭,百转始到寺”描述了清晨乘轿翻越山岭,经过曲折的道路才到达寺庙的情景,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景色的壮丽。
“银杏汝何修,及见祖宗世”一句,诗人以银杏树为喻,赞叹其历经沧桑,见证了祖先的时代,体现了对自然生命力的敬畏和对历史的追忆。
“翠华一再幸,挺干献灵异”则描绘了皇帝两次光临此地,银杏树以其挺拔的树干展现出非凡的灵异之气,象征着皇家的荣耀与寺庙的神圣。
“至今沿尊称,长有郁葱气”表明了寺庙至今仍被尊崇,其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可咍野人语,强指配统系”是诗人对当地村民随意将事物联系起来的幽默评价,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欣赏。
“看竹仰宸题,弄泉诵御制”描述了作者在竹林中仰望皇帝的题字,在泉水边吟诵皇帝的诗作,表达了对皇权的尊重和对文化传统的敬仰。
“欲行却复回,爱树重所憩”则是诗人对潭柘寺美景的喜爱之情,即使离开也心生留恋,再次回到树下休息,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惜,是一幅生动的历史文化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