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船趋都昌,回首尚见之
宋 · 杨万里
大江日东流,我坐自向西。
亦复拜新月,不为学蛾眉。
恭惟月生处,下临故园池。
青松一万株,牡丹三千枝。
床下枕北山,檐前漱南溪。
岁岁身不到,夜夜魂必归。
魂归谅何益,梦觉心自怡。
魂梦尚如许,而况真归兮。
前日至邬子,西山出湖湄。
如见乡人面,一笑相娱嬉。
旅情得暂欣,乡愁动长思。
今朝发康郎,一路能相随。
我船趋都昌,回首尚见之。
偶尔转港汊,极目烟水迷。
不得一揖别,悔懊庸可追。
亦复拜新月,不为学蛾眉。
恭惟月生处,下临故园池。
青松一万株,牡丹三千枝。
床下枕北山,檐前漱南溪。
岁岁身不到,夜夜魂必归。
魂归谅何益,梦觉心自怡。
魂梦尚如许,而况真归兮。
前日至邬子,西山出湖湄。
如见乡人面,一笑相娱嬉。
旅情得暂欣,乡愁动长思。
今朝发康郎,一路能相随。
我船趋都昌,回首尚见之。
偶尔转港汊,极目烟水迷。
不得一揖别,悔懊庸可追。
注释
大江:长江。东流:向东流淌。
我坐:我坐着。
自向西:独自向西。
新月:初升的月亮。
蛾眉:女子细长的眉毛。
恭惟:恭敬地想。
故园池:故乡的池塘。
青松:青翠的松树。
牡丹:富贵花。
床下枕:以……为枕。
檐前漱:在屋檐下漱口。
魂必归:灵魂必定回归。
谅:大概。
梦觉:梦醒。
怡:愉快。
真归:真正的归乡。
邬子:地名。
湖湄:湖边。
乡人面:家乡人的面容。
一笑:微笑。
旅情:旅途的心情。
乡愁:思乡之情。
康郎:地名。
都昌:地名。
港汊:小港湾。
极目:放眼望去。
一揖别:正式的告别。
悔懊:懊悔。
庸可追:无法挽回。
翻译
大江日夜向东流,我却独自向西坐。我也对着新月行礼,不是为了学画蛾眉。
恭敬地想那月亮升起的地方,下方就是我旧日的家园池塘。
那里有万棵青松,三千株牡丹。
床下垫着北山的石头,屋檐下清泉漱口。
每年身体不能到达,但每晚梦中必定回归。
即使梦回又能怎样,醒来后心情自得。
梦境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真的归乡呢。
前天到邬子,西山映入湖边。
如同见到乡亲的脸庞,一笑之间满是欢愉。
旅途中的情绪暂时欢畅,乡愁却引发深深的思念。
今天从康郎出发,一路你都能陪伴。
我的船驶向都昌,回头还能看见你。
偶尔转向小港,眼前烟波浩渺让人迷茫。
未能好好告别,懊悔之情无法挽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情怀与乡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厚感情。开篇“大江日东流,我坐自向西”两句,既是时间流逝和空间移动的对比,也隐喻着诗人心境的独特性。紧接着,“亦复拜新月,不为学蛾眉”表明诗人更愿意向往自然之美,而非世俗的华丽。
“恭惟月生处,下临故园池”一句,月亮如水涌入故乡池塘,触发了诗人的深情。随后,“青松一万株,牡丹三千枝”描绘出一片繁盛的景象,这些都是对家乡美好自然景色的怀念。
“床下枕北山,檐前漱南溪”则是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接下来的“岁岁身不到,夜夜魂必归”表明了无论身在何处,心灵总会飞回故乡。
“魂归谅何益,梦觉心自怡”一句,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虽然这只是精神上的慰藉,但也足以让心灵得到安慰。随后的“魂梦尚如许,而况真归兮”则是表达了如果连梦中的回归都如此美好,那么真正回到故乡将会是何等的喜悦。
“前日至邬子,西山出湖湄”开始转入具体的行程记叙,诗人在旅途中遇见熟悉的乡愁,激发了对家乡深厚的情感。紧接着,“如见乡人面,一笑相娱嬉”则是通过与乡人的会面,表达了一种归属感和温暖。
“旅情得暂欣,乡愁动长思”一句,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外在的快乐无法掩盖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渴望。而后,“今朝发康郎,一路能相随”则是诗人继续旅行的决心,同时也是一种对未来某种可能性的期待。
“我的船趋都昌,回首尚见之”表明了即将离开,但内心中仍旧保留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最后,“偶尔转港汊,极目烟水迷”则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一种离别时的迷茫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