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萝洞口醒庄鹿,得丧关前听舜鸡
出处:《江东问津》
明 · 庞嵩
盍归尼父还思鲁,三宿邹舆也去齐。
反手功名成底事,问津行路欲奚为。
烟萝洞口醒庄鹿,得丧关前听舜鸡。
最好飞云峰嵿望,五更朝日散群迷。
反手功名成底事,问津行路欲奚为。
烟萝洞口醒庄鹿,得丧关前听舜鸡。
最好飞云峰嵿望,五更朝日散群迷。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庞嵩所作的《江东问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孔子的崇敬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盍归尼父还思鲁,三宿邹舆也去齐”以孔子的典故开篇,表达了对孔子的追思与敬仰。孔子曾周游列国,最后回到鲁国,这里以“三宿邹舆”暗喻孔子在邹国停留三日,表现了他对孔子经历的感慨与怀念。
颔联“反手功名成底事,问津行路欲奚为”则转入对功名利禄的反思。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质疑追求功名的意义所在,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认为真正的追求不应仅限于世俗的成功,而应有更深远的意义。
颈联“烟萝洞口醒庄鹿,得丧关前听舜鸡”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人生的起伏与得失。庄鹿象征着自由与宁静,舜鸡则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规律。这两句诗暗示了诗人对于生命中得与失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尾联“最好飞云峰嵿望,五更朝日散群迷”以壮丽的自然景观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飞云峰嵿望,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五更朝日散群迷,则寓意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能够驱散生活中的困惑与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自然景象及人生哲理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