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枕戈者,泪满征衣滴
出处:《拟孟东野闻砧》
清 · 许乃济
新寒昨夜至,户户传哀砧。
秋风一万里,送入游子心。
不怨军门笳,不悲关塞笛。
如何枕戈者,泪满征衣滴。
秋风一万里,送入游子心。
不怨军门笳,不悲关塞笛。
如何枕戈者,泪满征衣滴。
鉴赏
这首清代许乃济的《拟孟东野闻砧(其一)》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新寒之夜,砧声四起,传递着家人的思念与哀愁。"新寒昨夜至,户户传哀砧",诗人以寒冷的夜晚和凄凉的砧声,渲染出一种浓厚的思乡之情。"秋风一万里,送入游子心",秋风不仅带来了凉意,更将砧声吹送到远方的游子心中,勾起了他们的离别之苦。
接下来的两句"不怨军门笳,不悲关塞笛",诗人宕开一笔,表明即使听到军中的号角和边塞的笛声,游子并未因此而生出对战争或边塞生活的抱怨或悲哀,反而更能触动他们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
最后,"如何枕戈者,泪满征衣滴",诗人以直接的情感表达收尾,揭示了那些枕戈待旦的战士,尽管身在战场,但听到砧声后,泪水仍不禁滑落,打湿了他们的征衣,表达了深深的思亲之情和战争带来的无奈与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砧声为引,展现了游子和战士们的共同情感,既有家国之思,又饱含人性的温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